在越来越多的各种">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名词被反复提及——“大数据”;在各种科技企业的收购和并购案中,收购的原因也经常指向——“大数据”。大数据是如此火热,甚至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更有代表提案将“发展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
可能普通的市民感觉不到大数据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我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如此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譬如,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信用卡购物,信用卡银行在寄送账单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附带一些商户优惠促销的信息发送过来。如果细心留心一下,我们会发现其中很多信息恰好是自己最近一段时间需要的,或者最少是留意的。
淘宝已经成为很多人离不开的购物场所,如果你最近想锻炼,于是买了一只羽毛球拍,你会发现当你再次进入淘宝的时候,屏幕上有很多区域向你推荐各种羽毛球、网线和运动相关设备……
没错,这些都是大数据的神通。大数据的原理是,通过高速捕捉、发现或分析,在大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相关专家认为,这个从沙里淘金的产业,有望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商业世界中,海量的数据正在不断产生。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是不是每条数据都有巨大的价值,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筛选那些对于他们具有价值的数据,如何通过这些数据调整自身的运维和经营?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摆在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面前,而这不是通过既有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拍板就可以决定。以一家超市为例,每天有多少人出入门店,哪些人进行了采购,采购主要集中在哪些产品,分布在哪些品牌,特价商品的接纳率如何。更具体一些,通过超市自发的顾客卡,我们是否能分析一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购买习惯,找寻最具增值回报的购物人群,在不同时间段他们的购物行为如何,他们购买的产品是否会激发他们的相关或后续追加购买?通过大数据,以上的种种难题可能都会迎刃而解,便于企业领导人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相关研究和数据表明,2013年大数据技术将被大规模采用。调查显示,超过40%的IT领导人已决意投资大数据,或是计划在一年内采取相关的措施。
目前,企业对大数据的困惑在于,他们可能需要部署大数据的策略和技巧,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大数据,以及如何衡量及确保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的投资回报。从国内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对大数据的接受还处于早期的萌芽阶段,他们正在逐步消化这个理念,打消掉“大数据是噱头”的想法。毕竟,他们还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大数据会给他们的基础设施、企业自身以及所处行业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他们还没有看到更多具有足够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大数据成功应用案例。
然而,从国外商业领域的经验来看,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和竞争态势,要求企业势必转向大数据,否则企业难以挖掘最具价值的客户群,从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败下阵来。一些先知先觉、已经尝到大数据“甜头”的企业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在最近的一两年里制定因地制宜的大数据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大数据中蕴藏着新的商业机会,可以让企业感知到以往“失落的世界”,接触到发展的一方新天地。他们的经验表明,大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客户偏好和需求,通过这种深入的了解,企业可以找到新的方式与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进行交互。
前景就是“钱景”。不过从前景转化为“钱景”,还需要各方付出不懈的努力。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产、学、研等方面,以及政府共同作为,方可迎来大数据的美好未来,才会将中国广大企业的升级转型推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