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房地产的广告,标题赫然写着“成就越大,圈子越小”,彰显自己的尊贵,住的都是功成名就的人。
联想到最近的关于网络社区文化的大讨论,其实网络社区文化和现实的社会文化是相似的。黄彦达最近的一篇文章,叫《 Web&">nbsp;2.0 再思考(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很好的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笔者深以为然。
一、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需要不同的圈子
越是有钱、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的人,他们的社交圈子越小,你看酒吧、夜总会到处都有,但是北京天安门旁边的“长安俱乐部”只有一个。金字塔顶端的人需要的圈子,都是精英圈子,他们一个小时的商务交谈可以赚上上百万,没有必要在QQ上闲扯,在51.com上留言。谁有看到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名人在论坛、社区里发贴的,即使有,也基本都是有人代劳或者故意作秀的。人家不缺名气和资源,所以不需要来大众的圈子。
李彦宏不会在艾瑞和若邻网上开专栏,马化腾也不会,人家不需要这个圈子来认识人。
二、不同的圈子给人不同的利益
笔者始终认为,创办者属于什么社会层次和品味的人,做出来的网站也基本上是什么类型的人聚集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文化和感觉,就像磁场,吸引同样类别的人。
张朝阳和王志东两种性格的人,就做出搜狐和新浪两种性格的网站,基本也是吸引两种性格的人。所以不要指望A性格的人能够做好B性格的网站,也别指望A性格的网站能够吸引B性格的人。
就像黄彦达在文中所说,不同用户的成就动机不同,关注点不同,网络提供的服务也要不同。高端用户关注的是自我实现和影响力,因此会选择新浪的博客与天涯的社区,该类网站以品牌广告收入为主;低端用户关注的是消遣欲望的满足,因此会选择腾讯的博客与猫扑的社区,该类网站则多以冲动消费为主要收入。
三、2.0社区的利益实现机制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
李彦宏说,百度的目标是寻找到想找的人。“1.0 时代我们看见了信息爆炸时,取得精确信息的高成本,而搜索引擎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关系爆炸,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像尤努斯从社会学的视角,将乡村穷人的信用问题成功用裙带方式加以解决,开创了乡村小额信贷模式,并提出了企业的社会价值目标理念。
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社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寻找各方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是社区建设的核心。
总结:黑格尔说“人活着是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每个人活着都在以各种方式试图展现和证明自我。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舞台,则网络社区是个虚拟的舞台,我们必须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把握用户的需求,并以适当的机制使之有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