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难的三个原因

导读:创新分两种,一种是独立初创公司,主要和风险投资有关;另一种是企业内部的 Project Team,它在企业内部环境运作,那怎么运作?

企业创新难三个原因

第一个问题,这时企业实际上在面对什么难题?首先:我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从企业角度,实际上一个企业以前的成功经常是它之后失败的原因,因为每个现有企业存在,一定是它有些地方做对,那做对,一定就是它现有业务,而整个企业主体,一般都围绕它主流业务配置资源,但创新需要突破以往设置,然后它过不去。

第二,尤其是大企业,它对小市场没兴趣。这是企业战略中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它往往会对一个新市场规模有“准入门槛”。比如美国很多企业要先问,五年内是否能把这个市场做到十亿美金?有没有可能?如果五年或十年做不到,它就不去花这个精力。这是一个 Valuable business,因为企业资源有限,当然要投它认为可能做大的业务。

但问题在于,当时在企业预测这个市场规模时,不一定准;其次,你今天认识的市场,可能明天就不是这个市场,因为市场会演化,所以早期对市场的定义实际上很模糊,而且很多创新早期都是基于猜测,这就导致企业会把很多机会放弃掉。

那企业这时对市场规模的判断和 VC 有什么不一样?这可能要涉及我说的第三个原因,就是:VC 对最终企业走进哪个市场不是很 Care,他在乎的是 Return,即你是否能把业务做大,把财务回报做大,或者说 VC 也会关心,但不会被限制太多,但大企业,它一定会关心往哪个市场走,而且一定会有限制,比方 IBM,它现在一定会有几个主攻方向,那么它投资基本会专注它主攻方向。所以在原有企业中它实际上会有两道关槛:一机制流程,二市场选择。

总部和业务部门两难关系

第二个问题,很多人说大企业没创新意识,这不对,实际上很多大企业都有很高研发预算,但如果我们把创新分为三阶段,一基于公司主业的创新;二有点像青少年阶段;三小学以下非常早期创业项目。

然后这里因为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研究院,它比较容易做的其实是第一阶段,然后第三阶段也做得不错,但最难最难的,经常是中间这个阶段。

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企业开发出一个比较好的有希望的东西后,它决定投入资源,但很多企业资源实际上是控制在谁手里?这个资源还不仅是钱,它还包括人力、数据库、人脉关系等等,很多时候,它实际上是控制在现有业务部门那里。

这就构成了矛盾,因为“老板”是个抽象概念,好比你要去和客户联系,谁和客户联系得最紧密?销售部门;再好比你要大量工程师帮你规模做大,资源在谁手里?工程师部门或产品业务部。所以,这些人会由于资源和权力产生的主观因素,导致他很难配合。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权力,企业一个不变的真理是:哪个部门收入最高,它在这个企业中肯定就有最大话语权,而决定它接受总部需求或不接受总部需求的标准是什么?自身部门利益。所以一般大企业,它很多资源和人力是掌握在业务部门即 Business Unit 手里,而业务部门每年要报业绩,甚至这个业绩每季度都要跟踪,所以就导致刚才说的创新第二阶段它很难长出来。

因为第二阶段它不仅涉及资源,还涉及组织过程,你怎么去管它?给它什么压力?这中间需要一些真正的过程来做这些事,而你现有业务部门,很多时候设置时基本是为一个现有业务部门设置,它思维方式、对市场理解、对客户理解,都围绕这套东西来做,而接管某个创新项目需要它花费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所以这是企业局限创新发生的一个大背景,就是:资源不在企业总部,而在各业务部门,那你怎么让这些业务部门去配合你总部的创新需求?

美国企业五大模式

那针对这个问题,美国企业一般会存在五种模式。第一种,就是总部中心它不去促成创新,而由业务部门自己提想法。

这种模式因为都是业务部门自己提,它有干劲。这时,总部会出几样东西,一人力,二经验,因为孵化过程很多业务部门它其实不会,包括管理过程、管理程序和组织。也就是说,因为是你自己想法,我总部只是来帮你,然后因为项目有不同阶段,在最早期时,总部还给你出点钱和人力,帮你一起开发,这样对业务部门它就很有动力来一起合作。

那第二种:想法从总部来。这也是一种很常见方式。为什么?因为如果完全是第一种,各业务部门它肯定不会去提一些对整个企业很有用、但对自己业务部门好处不大的东西,因为它没大局观,它一定是自己的局部观念,所以第二种模式,项目总部提,这就是 IBM 案例,然后因为资源不在总部手里,它就去找某个“业务部门”作赞助商。

这里,这个赞助商有两个意思:一投钱,二投人,后者即在这个“业务部门”招个非常高层的 Senior VP 负责。但这个模式难点在:总部提这个想法的人,必须有很大权力和威望,对业务部门必须要有非常大影响力,否则很难说服。也就是说,他必须能影响到业务部门说:这个项目虽然现在看来和你关系不直接,但最终和你非常相关。他必须能说服业务部门去接管并投入资源。

第三个模式是,总部中心提出一些项目,但很长一段时间它自己做,不找业务部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感觉业务部门不一定愿早期花钱参与,这通常是涉及基础研究项目,所以它就自己做,而到下个阶段,再让业务部门参与,目的也是让业务部门逐渐了解和接管,但中间孵化的主要钱和人力,还是总部自己出。

第四种模型,总部出想法和资金包括人力,然后把项目孵化到一定程度,这时它不是直接去找业务部门,而是去找企业里一个专门管这种中间阶段项目孵化的部门,这部门不做现成业务,职责就是负责那些已经有些样子,但还没成为主业的业务。那它的结果,慢慢项目孵化出来后,下一段是交给业务部门?还是成为一个独立业务部门?这是另一个话题,但就是说:不能每个出来都成为独立业务部门,因为企业每年孵化、开发出那么多创新项目,如果每个都独立,这企业会乱掉。

所以这是四种模型,而另外第五种就是,它一开始就变成一个独立业务部门。

好坏利弊

那谈到好坏利弊,其实要看创新业务性质。我感觉,第一种是由业务部门自己提,好处是:阻力最小,积极性最大,但不好地方在于:业务部门没有大局观,因为它一定是根据自己东西来做。

而第二种模式,好处在大局观,总部提项目时,已经脱离某个现有部门局限,可以考虑到整个格局,但坏处在:阻力较大,很难被业务部门接受。

有时我甚至看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说即使我业务部门已经同意我来投资和帮它成长,但你要知道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是几年的过程,这中间会发生很多事,所以第二个模型中,总部它早期必须跟踪非常紧,以确保这个业务部门是真的理解了,并愿意去帮助。

那第三种比较适合基础研究性项目,并且企业判断一定要做,做了后再去找业务部门,而因为早期它都是总部自己做,不会有太大障碍,但风险性是:也可能总部走到一定阶段,它找不到一个业务部门接管,因为业务部门感觉和我主业没太大关系,或者我不懂这项目。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我接盘后,它往往对我业绩有很大冲击,因为我要花时间和人力成本进去,而另外原因是说:我没这样的人,我也不懂这个市场,并且我也不相信有这个市场,这些都是为什么它不愿去接的原因。

那第四种就是我刚刚说的,把它放到所谓一个过渡型部门,但难处就是说,你已经有点成型后,再要把它放到业务部门里就很难,最后你只能变成一个独立业务部门,要么就卖掉,因为就像一个小孩,它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会有自己文化、人脉和团队。

不过其实企业最终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企业资源,但最终我的感觉是:优秀企业它一般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都有,即每个业务部门不仅自己能提,还有一套管理体系,然后总部也有自己一套体系。

时间: 2024-08-04 11:04:26

企业创新难的三个原因的相关文章

保持创新活力的三定律

我想几乎每个企业都应该很清楚,创新能够决定着他们的成败:如果难以维持创新的步伐,那么便会走下坡路,而永葆创新活力就会长盛不衰.但是在美国金融服务科技公司ZestFinance创始人兼CEO道格兰斯·梅利尔(Douglas Merrill)看来,企业只要能够做到三点,那基本上就能永葆创新活力.而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曾经还是谷歌前首席信息官(CIO).工程副总裁. 下文就是他对企业创新的看法: 在1990年度的<财富>杂志百强企业中,有近66%的企业在二十多年以后都是"榜上无名"

互联网企业做不了手机的原因

◎做手机主因:抢占用户 当美国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urg )在公布Facebook的时候,就表示制造手机对Facebook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回避了有关Facebook是否要推出手机的谣传.而在中国, 腾讯创始人的马化腾,在自己的微博上再次否认了腾讯要推出手机的消息. 那么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被认为要推出自己的手机?我想大家给出最直接的理由是抢占用户上网入口,尤其是当大家看到苹果iPhone的成功.但是 ,抢占入口一定要用这么「硬」的方式吗

Oracle收购StackEngine的三个原因

一家用Docker辅助运维团队的小创业公司被收购,成为Oracle Public Cloud("甲骨文公共云")的一部分. 上周晚些时候传出Oracle收购了一家以容器为中心的小型创业公司,名叫StackEngine,引发了人们不少的疑惑.Oralce这样一家大规模.大体积.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想从一个成立才仅仅一年时间,员工只有6人的创业公司得到什么呢? 下面是Oracle想将它们揽入怀中的三个原因,以及这么做能带来什么好处. 1. 让Oracle Public Cloud更多地偏重

深圳笔记本制造:小企业创新才有出路

深圳笔记本制造:小企业创新才有出路 孙燕飚 "尽管广达.英业达和富士康的生产线都在往内地迁移,但深圳的笔记本产业链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面对各地对于笔记本代工企业的争夺,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会长.长城电脑董事长杜和平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相比已具备规模效益的苏州昆山和即将崛起的重庆,深圳在笔记本产业上的机会在于创新能力." 产业链优势 长城电脑品牌中心总经理黄茂青指出,由于人力成本偏高,深圳在笔记本生产成本方面的确没有优势,但包括笔记本设计在内第三

万利达董事长吴惠天:产品是企业创新的核心

作者:胡春民 以生产VCD播放机起家的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业务涉及消费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小家电.新能源等多个产业,产品包括移动DVD.移动电视.液晶电视.多媒体播放机.GPS.笔记本电脑.手机等200多种,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利润在4亿元以上.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这家家族企业能够成就现在的规模,得益于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独特的企业管理理念.他认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是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多元化经营. 管理上已实现两权分离 记者:大凡家族企业都存在体制上.管理上的

“关系模式”助力腾讯市值大涨 恐遏制互联网企业创新

受Facebook上市在即的利好消息,腾讯控股昨日(5月2日)收盘价为每股243.60港元,市值已高达4489.77亿港元,约合578.7亿美元,再创自2004年6月16日上市以来新高. 资深IT分析师马继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腾讯的高市值与其高收入有关,腾讯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向前端用户进行收费,而多数互联网企业则是向后端(即广告商)收费,因此腾讯在此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腾讯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也会对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其他互联网企业

win7安装失败的三个原因

  很多用户在安装Win7时都遇到了安装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win7安装失败,用户该如何去排除win7安装失败的故障,让Win7顺利安装,下面是笔者对Win7安装失败进行一次全面解析,希望能够找到您Win 7安装失败的原因. Win7安装失败原因一:硬盘预留空间不足 虽然Win7号称对硬件平台需求极具亲和力,但是作为最新的操作系统,对于硬件性能还是有一定要求的,特别是磁盘空间.根据微软官方公布的Win7 安装最低硬件资源,需要不低于25GB的系统盘空间.如果在安装时磁盘空间不足,Win7会明

云效专场直播5月盛大开启|让企业没有难做的研发效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时代,业务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研发团队规模.应用规模都将加速扩张,这对于产品的快速迭代,对于研发人员协同合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项目集成及交付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很多研发同学也觉得持续集成持续交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让企业没有难做的研发效能,云效将于5月9日-6月22日在开启4场直播,由4位阿里巴巴专家和大家一起分享持续集成持续交付之路的技术实践,从云上企业的持续交付之路到研发管理实践到自动化测试再到大规模代码构建,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三军主力 助企上云:让天下企业没有难上的“云” —— 新致云副总裁陈皓专访

云计算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角色各异,带给云计算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但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厂商,各种服务商,各种技术提供商,各种组织,各种应用,当然,也有各种忽悠.于是,CIO们困惑了?如何上云?如何简单而又安全高效的上云?成了现阶段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上图为:新致云副总裁陈皓 当企业网D1Net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新致云副总经理陈皓时,他简短而肯定的回答笔者:"让天下企业没有难上的"云",这是新致云一直以来的目标以及未来的愿景,我们期望 "云算天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