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日举行的评审会上,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设计书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惠州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惠州于2010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智慧惠州建设的深入推进,在硬件设施、功能服务、数据种类及更新频率等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显现,难以满足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交换以及智能化应用的需求。在此情况下,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惠州于2015年启动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与广州、东莞一起被列入全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30日,专家组在了解云平台的项目设计成果并现场讨论后,出具评审意见表示,项目设计基于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成果,涵盖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及云支撑环境等建设任务,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先进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设计书通过评审,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数字惠州建设建成超过60个应用系统
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和当今热门的“云计算”和“智慧城市”有很大关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将为交通、生态、公安等各种细分云服务提供平台支撑,从而为更加高效、快速的城市管理、市民生活提供支持。
测绘地理信息是一种比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但也只有在共享和使用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作为云平台前身的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成使用后在很多领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市公安局基于该平台开发应用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并顺利通过公安部验收评审;市地税局凭借基于该平台开发应用的数字地税系统为市财政增收10多亿元;惠州首部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将“应当依托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西枝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系统”列入法条。
云平台项目主要负责单位市国土局负责人在评审会上汇报称,数字惠州建设已趋成熟,具备良好的建设应用基础,目前全市建成的应用系统超过60个,基础地理信息丰富,专题数据种类齐全,区县基础数据完备。在此基础上,惠州将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立与智慧惠州应用相适应的时空大数据,建立能提供按需服务并能与国家、省级平台有机融合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建立完善各行各业应用与之对接的标准规范体系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建设与运维机制;同时在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方面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综合程度较高、覆盖面广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城市的智能管理、产业的转型升级、公众的便捷生活,提供更灵活、更全面、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时空信息保障。
惠州云平台建成后将有广阔应用空间,如通过城市三维实景数据采集,可实现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下变化的“时光机”效果;通过遍布城市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可以为市民出行和环境监管提供及时参考。
根据计划,云平台(一期)工程建设预计投资3987万元,其中惠州自筹3387万元,争取2018年底完成云平台的建设运营,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将建综合门户应用提供定制化数据服务
项目设计书通过评审并不意味着云平台项目已经尽善尽美,专家组成员在评审会上提出不少意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根据意见继续修改完善。惠州在“数字惠州建设”中建立了种类齐全的专题数据,专家对此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地名地址的数据量大概相当于区域内人口数量的1/3,目前惠州的数据类别有了,但是具体数据量,特别是实时信息的接入还需要考虑得更细。
也有专家直言,目前的数据多以描述性数据为主,而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分析诊断才是核心,特别是要做好时间、空间、对象各种数据的动态关联和分析,才能为解决城市拥堵等实际应用提供服务。对此,市国土局负责人表示,和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相比,惠州的云平台将新增泛地名地址匹配服务、时空数据对比服务、按需定制服务、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物联网设备管理服务等多项内容,探索将所有数据服务集中于移动端程序,客户可以并且只能看到自己定制的数据信息,享受到专项数据服务。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张继贤在评审会上表示,当前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惠州在设计书的制定上应有高要求,同时要强化服务民生的作用,通过数据的分析挖掘,让老百姓衣食住行更加方便,特别是在实现“智慧化”应用上应该更加细化。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