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在足球上的一掷千金,其实是在为恒大在政策风险不确定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立足的筹码,这才是许家印和恒大地产玩转足球的本质。
随着在主场1比1战平首尔FC,广州恒大终于捧起了亚冠的奖杯,恒大的神话也还在继续延续。
自从2010年3月成立以来,这支球队不断刷新着历史。成立第一年就获得了中甲的冠军,升入中超至今,已经连续三年拿到中超冠军。
不过,辉煌战绩的背后,对它质疑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
质疑的声音主要围绕在两点,一是恒大的成功并不代表中国足球的成功。二是,恒大老板许家印“烧钱”似的投入难以为继。
第一点其实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抛开恒大对中国足球的影响不谈,我们只以商业的视角谈谈第二点。
根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恒大在足球上的投入接近20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中超的其他俱乐部。
对于眼下造血机制严重不完善的中超联赛而言,这样大规模的投入显然无法收获与之匹配的经济利益,所以质疑者们普遍认为恒大的投入坚持不了多久。
那么为什么许家印要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在足球上面呢?
足球对于许家印不是公益,是生意。而对于商人来说,亏本的买卖显然是不会做的。
其实翻开恒大的财报,看看恒大最近三年的业绩就会发现,恒大俱乐部在足球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与恒大地产的市场业绩是对应的。
2010年,恒大足球俱乐部成立的第一年,恒大集团的营收从前一年的57.2亿元暴涨至453.4亿元,同比增长800%,毛利133.7亿元人民币,同比暴涨596%。
2011年,恒大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中超冠军,恒大集团的营收达到了619.2亿元,毛利206.1亿元。
2012年,恒大再次夺取中超冠军,恒大集团营收继续稳步增长,达到652.6亿元,毛利182.1亿元。
今年上半年,恒大集团营收达到419.5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14.5亿元,同比增长8%。
在房地产政策摇摆不定的中国,精明的商人一定是懂政治和政策的。当今领导人对于足球的热爱已经人尽皆知,恒大俱乐部战绩对恒大地产品牌的加分,能够为恒大在房地产市场与政府打交道时带来许多额外加分和潜在利好。
另一方面,恒大俱乐部的自身造血机制也正在形成,恒大的 “烧钱”也正在回归正常水平。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刚刚落下帷幕的亚冠决赛,票房收入达到了惊人的5500万元,创造了国内赛事的票房纪录;恒大的周边纪念品也早已销售一空。虽然这些收入还远远不能让许家印在足球场上实现收支平衡,但是每年已经能够为恒大带来过亿的收入。
此外,许家印也正在试图利用恒大俱乐部的明星效应,带动恒大集团旗下其他业务的发展。细心的球迷会发现,决赛时恒大队员的球衣胸前的“恒大”字样突然变成了“恒大冰泉”,这是恒大刚刚推出的矿泉水产品,随着恒大的碰杯,这个新生的矿泉水品牌也一战成名。
从眼下的账面上看,每年贴几个亿玩足球,恒大集团本身肯定是亏钱的,但是许家印在意的可不是这几个“小钱”,与其将同样的钱拿去花在其他地方,比如迎合各种潜规则上,投资足球实际上是一种性价比颇高的营销手段,不仅没有法律风险,即便战绩不佳,也能落下个豪爽的名声。
其实,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许家印在足球上的一掷千金,其实是在为恒大在政策风险不确定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立足的筹码,这才是许家印和恒大地产玩转足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