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生通过网络发起过很多公益活动。
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在网上发帖子号召大家伸援手,然后各自分工联系">红十字会、医院、社保部门,举办募捐活动,再将善款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在青岛,有这样一支因网络结缘的爱心团队网事如歌,自2006年成立以来,该团队举办了上百次募捐活动,帮助了无数个残疾、病患家庭。27日中午记者采访了网事如歌的发起人孙东生。
爱心从“线上”走到“线下”
圆圆的脸,方方的眼镜,质朴的笑容……27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80后论坛版主网名为“故事”的孙东生。参与公益几年来,谈起自己是怎样走上这条路时,他说,“我父亲去世得早,妈妈一个人带着经常生病的我,家里十分困难,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那些身处困境和窘迫之中的人。而且家里人也身体力行地教育我与人为善。”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孙东生早早就有了帮助别人的愿望。
“2006年我申请了青青岛论坛市南版块的版主后,开始组织大家参与公益活动,我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网事如歌"爱心团队。”虽然团队的核心成员只有十几个人,但是每次他们在论坛上发出活动倡议后,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响应。虽然彼此不认识,但是热心网友一到活动现场,就会形成默契,每个人都努力把活干好。
为困难家庭募捐百万善款
从2006年至今,孙东生不记得他的团队到底帮过多少人,但是他们募到的捐款保守估计至少百万。这一路走下来,有很多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2006年,4岁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小雪艳危在旦夕,得知这个家庭的困难后,“网事如歌”联合青岛市红十字会组织了一场为小雪艳募捐的义卖活动,两天募得善款29000多元。得知北京阜外医院与青岛港务局有合作关系,他们又联系了双方,“小雪艳在医院接受手术后痊愈,现在非常健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孙东生在网上发起了为灾区捐款的号召。第二天到达募捐现场,孙东生惊呆了,他没想到一个帖子竟然能聚集1000多人,更没想到仅仅两天就筹得15万元善款。
2012年,孙东生和志愿者们来到莱钢立交桥附近的幸福人饺子馆忙碌起来。原来幸福人饺子馆由一对老两口操持,他们的儿媳妇患上了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上五年级的孙女小雨成了岛城最小的饺子工。一家人对小雨的妈妈不离不弃,饺子馆赚的钱就用来给她治病,可是一家老小再怎么拼命也是入不敷出。孙东生带着爱心团队来到了幸福饺子馆 。“给钱就算了,他们还一直帮着干活,小孙的对象一直给孩子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小雨的奶奶说,“这么多人帮我,我也想着尽自己的一点力回报社会,我已经让小孙给我联系了,打算把自己的遗体捐出来。”
想给农村娃编织一个“梦”
“最近我经常会去青岛农村的学校,那里的孩子让我很震撼,在新的一年我和我的团队想给他们编织一个"美丽中国梦",让他们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孙东生告诉记者,在一次调查中,他发现青岛周边农村孩子竟然有70% 以上没见过海,60%的孩子长大后的梦想就是做老师,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接触到的除了农民外就只有老师了,还有至少50%的孩子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自己的镇子。
“我想拍一些纪录片或者微电影,把这些新、奇、美的东西带到农村的孩子身边,让孩子们走出农村触摸外面的世界。”在孙东生看来,如果可以让孩子看看城里缤纷的世界,也许会对这些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文/
花絮
爱让我们在一起
献出一份爱心不仅让孙东生结识了大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更是让他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和妻子就是在公益活动中认识的,我妻子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当时他们幼儿园正好有小朋友想要捐助,我们就一起去了一趟临沂。”之后孙东生就喜欢上了现在的妻子并且开始追求她。“现在我们的儿子都快两岁了,我妻子也一直说既然我喜欢做这些,她就会一直支持我。我们也计划着将来带儿子到这些公益活动的现场,希望能够让他从小就懂得心存善念,接过我们的公益旗帜,继续让青岛更美好。”
征集
邀你分享爱心故事
本报开通热线征集爱心故事后,有不少市民纷纷来电。对您来说,有没有一幕触动过您内心?有没有一次您亲身参加公益活动,将爱传递出去?这些故事都能写出来告诉我们 。请将您的故事发送到xiaozhe121@ 126.com 、jakie224@126.com,也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663,或关注我们新浪官方微博“半岛都市报”、腾讯微信“半岛都市报”,或加官方QQ800096663。我们一起努力,让岛城“盛满爱”。实习生苟梦 图/本报记者 孙传浩 记者 邢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