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催熟乃潜规则?催熟剂安全性有待考证

7月25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江陵菜场和锦德菜场,发现这里的西红柿大都表面光滑、颜色鲜艳。带着对是否采用催熟剂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菜贩。但他们均信誓旦旦地称,“所卖的蔬菜都经过了严格检测,不可能添加催熟剂(化学名为‘乙烯利’)。”  随后,记者前往位于上海浦东博兴路上的正育批发市场。记者在与一名蔬菜批发商交谈时得知,目前上海市区市场上的西红柿大部分都产自外地。“现在这个季节,肯定是从黑龙家、湖北、河南等北方地区运来的,还有一些是来自闽南,比如莆田、漳州、龙岩等地。”该批发商进而告诉记者,本地产的西红柿市面上卖得不多,“菜场旁或者是小区里的流动小菜贩,有些是人家自己地里种的挑来卖,别看西红柿长得不好看,反而比较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果农、菜农向记者道出了所谓的“潜规则”:使用催熟技术缩短作物生长周期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满足市场需求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乙烯利随处可卖   那么,催熟剂为什么会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据有关报道称,相对于西红柿的自然成熟,催熟后的西红柿一亩地能多赚3000元左右,使用催熟技术的黄瓜亩产甚至可以提升3000斤有余。毋庸置疑,利益的驱动是催熟技术被普遍使用的根本原因。  湖北一位菜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使用催熟剂增加亩产的方法很早就存在,“但主要都是运用在瓜类农作物中,比如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在叶类蔬菜中,使用相对较少”。  实际上,催熟剂本身也不难买。记者日前在一家农资批发市场向农药店店主购买催熟剂。老板很热情地就接受了记者的购买请求。在卖给记者的一支标有“乙烯利水剂40%”的药水上,记者左右查看发现,上面并没有标注成分构成,也没有标明用途。[page]  “还没长熟的水果和蔬菜用了,不仅长得好,颜色也鲜艳,这药前段时间都卖断货了。”老板向记者传授了使用秘诀。他表示,这药其实就是种营养液,比如西红柿在没长熟之前用药一喷,过几天就长得红红的了,省去很多成本。“我们都叫它‘一抹红’,不过剂量要把握好,别下重了,伤身体。”  安全性有待考证   据悉,不规范催熟就是在催熟过程中添加剂使用过量。那么,目前市场上是否存在催熟剂过量的现象?  为此,记者走访了浦东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疫机构。该机构相关负责人顾先生给予记者的回复是:“批发市场属于流通领域,其监测事项都是根据国家标准来执行。据规定,催熟剂的使用在流通环节中并未被列入监测范围。”  但据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的规定,乙烯利在番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不能超过2mg/kg。然而在流通的过程中,也就是走上消费者餐桌的前一个环节,该标准的执行并没有具体可控的措施保障。专家提醒,使用催熟剂的菜色泽鲜艳且保质期比不用药长,如果不建立一个末端监测系统,催熟剂使用将更加泛滥。  《国际金融报》记者曾多次致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终究未能有相关部门明确解释催熟剂的使用规范以及监测的标准。而公开报道显示,催熟剂有调节作物生长、延长保鲜期的作用,“但在缺乏相应的监管检测机制的条件下,菜农对催熟剂的依赖让人担忧”。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蔡建伟也认为,在国家标准内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标使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时间: 2024-07-30 09:22:53

果蔬催熟乃潜规则?催熟剂安全性有待考证的相关文章

激素催奶被指成行业潜规则万头牧场模式存隐忧

乳业专家王丁棉称大规模圈养将极大增加奶源出现人工激素.二恶英.重金属超标等隐性食品安全风险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微博爆料称,国内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养殖户为治愈奶牛因超标挤奶引发的乳房发炎,而让奶牛注射大剂量抗生素--因此只有少数品牌的鲜奶能喝.昨日,乳业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用激素催奶是奶牛养殖业公开的秘密. 激素催奶已不是秘密 奶牛不孕就无法产奶,奶牛不孕症是奶牛主要产科疾病之一,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少养殖技术刊物

中国人寿分红险潜规则:不按时返还只顾催缴费

保险市场乱象丛生,连保险公司的雇员自身也陷入保险迷局中. 近日,中国人寿(601628)前员工叶女士带领客户朱女士约见本报记者,大谈国寿两款保险的潜规则.例如寿险不按时返还却催促缴保费,退保费用高却不告知投资者,分红计息连销售员都无法解释清楚. 除了产品问题外,叶女士和其他人士也表示,国寿大打酒宴聚会推销保险,克扣离职员工工资,这些复杂的现象进一步导致国寿保险销售市场的种种乱象. 虽然这些情况杂乱而细碎,但叶女士表示,作为一个大型上市公司,国寿的行为伤害了投资者的感情. 国寿前三季度退保费高达7

中美大都会潜规则:保单失效公司成最大受益者

一份保单失效,保险公司可以尽享一万多元保费,只需退回几百元的现金价值,即使算上分给投保人的红利,保险公司也可以净赚万元.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似乎是比保险本身更划算的买卖--中美大都会"保单失效"事件只是这种潜规则的一个例证而已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如果不是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一名女销售人员最近推销该公司的一款新保险产品,廖先生可能到现在还蒙在鼓里,自己交了2年的一款保险原来失效2年多了. 2006年10月,廖先生购买了一份"真心关爱定期两全保险"和附加的"

创业众生相:虚报融资额成潜规则200万说成2000万

下午三点,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个咖啡馆里座无虚席,来咖啡馆的人们四散着,或者两人对坐,或者四人围坐,交流聊天不断.走近他们,听到的最多的是创业,融资.模式.产品.用户数.激活.产业链等词语.这些年轻的面孔以创业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很多人在这里点上一杯咖啡会待上一整天.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淀图书城昊海楼越来越冷清,"图书按斤卖"."全场1至5折"的大字招牌让人感到人文知识似乎在过气打折.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取代海淀图书城,成为中关村西北角的新名片,也成为当前创业创新的缩影.同

快递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近年来,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了.然而,行业内经营管理.运转机制的高低不平,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等因素,也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连日来,记者对快递行业进行了暗访,一位业内资深员工将一些潜规则和盘托出. 全国网络?反复倒腾! 小华(化名)大学一毕业,就投身于快递行业,至今,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有三年多了.如今,他已经被所在公司提升为部门负责人. 据小华介绍,在呼市地区,除了三.四家规模大的快递公司,剩下的大约二十家快递公司规模都十分有限.尽管广告

汽车销售潜规则揭秘:付款到个人账户赚取差价

假销售骗数百万现行业潜规则 本周一,记者从多方得到消息,一名已从某豪华品牌4S店离职一年多的员工,近期冒充奔驰.宾利.法拉利等高端品牌4S店销售员,骗得数百万元后潜逃,此事已得到行骗者曾经任职的4S店以及东城分局刑侦支队的证实.一个离职已久的无业人员,为何能屡屡得手?这其中就揭示了当前汽车销售行业的潜规则弊端. -潜规则 1 付款到个人账户赚取差价 据受害者石先生介绍,上个月,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某4S店工作"的何霁霏,由于他提供的报价比4S店要低,石先生决定通过他买一辆60余万元的

桐昆成功过会疑点重重国信IPO存“潜规则”

中国经济网3月28日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52次会议于2011年3月21日召开,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通过. 浙江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人国信证券,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36,180万股,本次拟发行12,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8,180万股,上述股份均为流通股. 桐昆集团为我国涤纶长丝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01-2010年公司连续10年在我国涤纶长丝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

摊主自揭海鲜市场内幕:7两秤竟成行业潜规则

"秋风起,蟹脚痒."正到了品尝海鲜的最好时候.餐馆里的海鲜价格让不少老百姓望而却步,因此很多人转战海鲜批发市场去选购便宜实惠的海鲜.种类多,价格低,自己做既干净又实惠,这是不少人去海鲜市场购买海鲜的初衷.但个别商家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的行为,让消费者的"海鲜大餐"吃得并不舒心.为此,<生命时报>记者兵分三路对北京海鲜市场进行调查. 7两秤竟成行业"潜规则" 10月26日上午,北京南四环京深海鲜批发市场.这里是北京地区最大的鲜活水产品集散

蚂蜂窝曝在线旅游UGC内幕 刷好评成互联网潜规则

近日,蚂蜂窝旅行网CEO陈罡在微博上爆料称,去哪儿的公关公司花钱请人为酒店写 "正面评价",引起轩然大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联系陈罡,他称蚂蜂窝累计收到超过600人次对去哪儿公关公司的举报.记者随后联系了去哪儿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其回应称目前对此不作评论. 触电网创始人龚文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随着在线旅游企业对UGC(用户生成内容)市场的争夺加剧,雇佣网络"水军"刷好评已成行业潜规则,不只是在线旅游,点评.电商行业的情况更甚,当下互联网的诚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