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沩 上海报道
昆吾九鼎挂牌“新三板”,中科招商、硅谷天堂纷纷宣布要上新三板……
本土PE机构上市,从两年前的理论探讨阶段,进入了实务操作阶段。当时被传考虑过在香港上市的昆吾九鼎,最终在新三板实现夙愿;2010年就给股东和员工画下“上市”蓝图的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新三板尚未挂牌,又传达出三年内转板到主板的宏愿。
PE机构上市,是目前PE业广受关注的话题。不少考虑上市的PE机构,其背后的第一目标简单干脆:募资。
募资不易自2011年起成为常态。2014年,PE机构纷纷傍“上市公司”大腿,牵手上市公司做有特定投向的基金,也被认为其背后的考虑之一是解决募资难题。
一些机构LP(投资人)在观望:他们不参与投资PE管理公司的股权,但乐于看到勇于尝试的PE机构能打开一条募资的新渠道。
但不是所有想上市的PE机构,都有如此整齐划一的目标,还有些机构有其他考量:比如,深创投考虑过借壳上市,另一家机构正试图挂牌新三板,它们最想要的不是募资,而是解决对高管的激励问题。
这些共同组成PE机构上市梦的协奏曲。
九鼎样本:基金份额变股份
430719。
这是新三板公司九鼎投资的代码。九鼎投资成立于2013年9月,持有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吾九鼎”)约98%的股份。昆吾九鼎作为一家新锐PE机构,它一直在尝试各种创新,前几年因推行“PE工厂化”、扩张迅速而为同行瞩目。
2014年4月23日,昆吾投资再次走在本土PE基金前列:九鼎投资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即登陆“新三板”。
从PE机构变身公众公司,昆吾九鼎披露不少信息,除了作为上“新三板”所必须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还有九鼎投资的《股票定向发行情况报告书》。后者显示:九鼎投资刚刚完成一轮定向融资,融资额高达约35.37亿元。
尽管新三板公司在挂牌前定向发行股票募资不是新闻,但募资额高达35亿,却颇为罕见。买单者共有138人,他们以每股610元的价格,换来九鼎投资的股权。其中有131名新股东共出资约32.62亿元,认购了约535万股。
这次发行前,九鼎控股(全称“同创九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九鼎投资约85.5%的股权,九鼎控股的五大股东吴刚、黄晓捷、吴强、蔡蕾、覃正宇,正是昆吾九鼎的五大核心合伙人;发行后,九鼎控股持股比例稀释为约59%。 他们个人亦持有少量九鼎投资的股权,故五个人实际上共持有九鼎投资超过六成的股份。
对此,昆吾九鼎合伙人康清山表示:“新增的股东主要是昆吾九鼎旗下基金的LP(出资人),他们用这些基金的认缴出资额投资于九鼎投资;未来这些基金要出资时,就由九鼎投资来出资。”
PE基金有个通行做法,如果一只基金宣称其规模是10亿元,那么这10亿是所有LP的认缴出资额,LP们在首次出资时,往往按照合同约定出资3亿或4亿;以后再按照合同的约定后续出资。
如此,九鼎投资的LP们用基金的认缴出资额投资九鼎投资,相当于他们并没有增加对九鼎投资的出资额,只是用未来将要投资的资金,提前支付买了九鼎投资的股份,未来由九鼎投资代替这些LP执行此前的认缴出资。也就是说,LP们将昆吾九鼎管理的某只基金的股份,置换成为九鼎投资的股份。如此看来,这次发行完成后,九鼎投资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其净资产暴增35.37亿;但它管理的资产规模依然是264亿元。
一位PE业内人士分析,愿意进行这种“换股”的LP,往往是因为不那么看好自己手中的单个基金的表现,而更看好九鼎投资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整体表现。此外,很难说LP可以通过这一“换股”获得流动性,新三板公司股权的交易并不活跃,参与“换股”必须先掏出真金白银,也就是说,对于这131名新股东来说,现金流的提前支付是确定的,而未来套现则是不确定的。
PE上市:募资需求?
PE机构上市,在国外早有美国一流私募股权机构KKR集团、黑石集团先行;而即使在A股,昆吾九鼎也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2008年,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借壳鲁信高新(600783.SH)上市,后更名为鲁信创投。在2010年、2011年,私募股权基金这一新事物被国人广泛追捧时,鲁信创投的股价曾经飙升,不少券商、公募基金人士纷纷前往山东调研这一公司。
而昆吾九鼎之后,立刻有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招商”)、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谷天堂”)纷纷公开宣称也要奔赴新三板。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更直言:“今年年底前中科招商在新三板挂牌是确定的”,并计划三年内转主板。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曾报道,公开资料显示,单祥双在2010年几次出让他持有的中科招商前身公司的股权;在出售老股套现了部分资金后,2010年、2011年,中科招商再增资扩股;单祥双个人的股权从约93%下降为约51%,新增股东很多也是中科招商旗下其他基金的LP。中科招商增资扩股的文件中写道:“三年内,本公司实现IPO,力争成为中国的‘黑石’,并代表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力量参与世界竞争。”
综上可知,单祥双此前将昆吾九鼎做的事情做过了一遍,并且早在2010年时,单祥双对中科招商的规划蓝图中就有“上市”这一计划。
近两年来,硅谷天堂因为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而广为资本市场熟知,硅谷天堂看起来更像一个横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
其执行总裁鲍钺认为,PE机构上市的首要意义是“多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我们上新三板没那么快。新三板未来肯定可以融资的,很多监管层的人讲过这个话,而且新三板如果不能融资、不能转板,这个市场怎么存活?这种融资方式是公募,我们公募了不代表不能继续私募。这就像,银行上市募集资本金,但它同时也要吸收存款。我不认为多了很多公开市场的投资人就会不好管理,这个和LP不一样,作为股东要是不满意我们的业绩可以用脚投票。”
一家机构LP人士私下表示,作为LP,他们不会直接买PE机构管理公司的股权,但PE机构以GP管理公司的模式去上市,他们却会关注。他也知道不少PE机构对此有兴趣:“这几年,国内募资不是很顺畅,如果这种方式能为募资打开一条新的路,所有人都会研究。我们也会关注九鼎这种方式能不能走通。”
一位人民币基金合伙人私下告诉记者:“国内机构LP不多,此前PE机构寄希望于本土FOF(基金中的基金)的发展落空、保险机构也并不如预期的活跃,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通过上市来多个募资渠道,当然是再好不过”。
上市他想:醉意不在酒
诺承投资管理合伙人王东亮告诉记者:“国内很多PE机构都想上市,希望多一个募资渠道。有些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有问题的,则寄希望可以通过上市来改善治理结构。”
通过上市来改善治理结构的PE机构,是一群颇为另类的PE机构。他们往往有一个共性:管理团队不独立。换言之,这些机构的管理者没有对PE的所有权,没有全部的分红权,它们身后有一个“婆家”。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又首推国有PE机构。
一位接近深创投集团的人士私下告诉记者:“深创投想过借壳,想解决的是机制问题,而不是募资问题。创投机构投资做得好,没必要上市。”
而一位接近达晨创投的人士也告诉记者,达晨创投也想上市。
深创投集团、达晨创投同在深圳市,他们同是一流的本土PE机构,背后都有国有控股股东。PE业内人士大多知道,深创投的现任高管没有公司的股权,有一定分红权;达晨创投的现任高管只持有达晨创投共25%的股权和部分分红权。这一机制问题,始终是悬在两家本土优秀创投机构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汇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家茂律师则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在做一个项目,是一个海外老牌基金的中国团队想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他们在中国做得还不错,希望通过上市来实施对中国团队的激励。这个就看基金的总部愿不愿意给,不给的话,可能投资团队都跑掉了。”
程家茂认为,这家海外基金的中国团队碰到的问题,和很多国有PE机构的高管想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其核心并不在上市,而在于其大股东愿不愿意给这个激励,“有的国有股东会认为给股权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它们觉得自己有行业资源,换谁都能做投资,你们高管要走就走吧!如果大股东不愿意给激励,那上市也没办法解决。”
此外,程家茂表示对PE机构上市关注颇多,目前的顾虑主要是此前PE机构募资时、投资时分别跟LP和被投资企业都签了保密协议,如果PE机构上市需要详细披露,是不是都要一家家去沟通?
操盘了九鼎投资上市的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寿双表示:“(在新三板)挂牌不需要披露项目详细信息。”
至于以后PE机构登上新三板后,如果转板到主板后,需要披露到何种程度?则是更遥远的事了。(编辑 段晓燕 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