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人在硅谷:我们怎么做投资?

文/网易科技记者王一粟 网易科技驻美国记者尚婧

2014年6月9日,张亮(Allan Zhang)和他的创业公司Trust Look开始对外募集Pre-A轮资金,两天后,募资数额达到265万美元,远超过了计划的200万美元。7月1日,已有接近300万美元到账,“我们不得不宣布不再接受任何新的Wire Transfer请求(已经汇出的除外)”。3周的时间,张亮就为Trustlook接下来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资金,而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投资者。

相比于十年前,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向硅谷敞开了自己的钱包。除了纪源资本、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晨兴创投、红杉资本等老牌投资公司,还出现了不少像创新工场这样新兴的华人基金和组织。另外近两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大公司也纷纷在硅谷设立投资部门,通过投资布局海外市场。

各具特色的“华人班”

9月19日,创新工场合伙人中唯一的“老外”,驻硅谷的合伙人易可睿(Chris Evdemon)带着两个他们在硅谷投资的两个创业团队来到北京,帮助他们在北京寻找合作伙伴,拓展在中国市场。

这天是创新工场创立五周年,这个在中国做的如火如荼的孵化器,2013年在硅谷成立了面向海外的投资团队,虽然团队包括易可睿在内只有2个人,但短短一年已经在硅谷投资了18个创业团队,在美国投资的钱占创新工场总资金的5% 。

“在硅谷做投资其实成本很高,人力成本和办公室每个月的成本是国内的三、四倍,如果不赚钱,很难生存下去。”荷兰人易可睿用流利的“外国口音”普通话对网易科技说,“我们现在有一家公司卖给了雅虎,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与创新工场本部在北京不同,zPark Venture则只做硅谷的投资。zPark Venture的李强(Larry Li)4月份刚刚搬到位于Palo Alto 市中心的办公室。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基金之前一直借用合作伙伴的办公室。

在媒体人的眼中,zPark Venture是个不折不扣的明星团队:《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Facebook总监魏晓亮和框架设计师赵海平、Google第一位高级华人工程师朱会灿等都是其合伙人,其他近30个LP也都来自硅谷大型科技企业的中高层。

这样的组合在投资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高级别LP了解硅谷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业趋势,更容易把握投资的热点;行业资源多也可为企业合作、渠道甚至并购、投融资提供帮助。

“硅谷50%VC不盈利,80%机构的回报不能够翻倍。但我们可以,而且可以达到Top20%”,李强介绍,zPark Venture第一期基金募资440万美元,目前估值已经翻倍。第二期募资5000万美元,所投项目也从纯早期慢慢向中期投资发展。

与zPark的“高管班”不同,成立一年的丹华资本更具有“地域特色”。

丹华资本的主要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也是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等多想世界级奖项获得者。在这样的光环下,丹华资本更多地在开发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及校友资源。

“斯坦福为我们做了第一轮的团队筛选”,丹华资本合伙人谷安佳说,斯坦福大学作为硅谷创新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招生时就注重学生创新、执行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与在校学生及校友的长期接触也为其进一步了解、选择团队提供了条件。

“我们不只是跟风去投某个热门领域,而更看重团队的执行力、创始人的素质。我们希望可以在大学里找到那些一直专注于某个领域的有才华的人”。谷安佳介绍,丹华资本已投项目中一半左右是斯坦福校友创业项目。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丹华资本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招聘资源。“我们不仅可以在招聘会前就reach到这些求职学生,先人一步。我们与学校老师们也有良好的关系,能够及时发现那些有才华的学生”。与此同时,广泛的优质校友资源也为团队商业拓展及未来融资、并购等带来优势。

2014年6月丹华资本完成了近1亿美元的新轮募资,投资项目从开始的天使投资为主,转为中后期投资。

相比前两家“正规军”,还有一部分个人投资者选择松散耦合机制的投资者联盟。

孙婧是一位住在硅谷的天使投资人。她是Trustlook首轮投资者之一,同时参与发起了当地一个天使投资人组织。

“很多天使投资人不喜欢把钱托管到基金,因为他们除了盈利外,也希望可以直接接触到创业者,参与到创业当中去。但是完全脱离任何机构后,又很难批量性获得好的项目,也很少有精力去管理手头所有的项目”,孙婧很多投资人朋友都有此类问题。

孙婧发起的组织做的是这样的工作:由几个专业的投资人或者基金去看项目面试创业者,然后针对好的项目,联合组织内感兴趣的其他天使投资人一起进行投资。发起者负责提供信息、准备材料及后期管理。

“这样在group内,投资人之间可以共享信息,扩大了大家的项目资源;对创业者而言,可以一次性reach更多投资者,快速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孙婧介绍,相比于传统投资机构3-5个月的谈判周期,这样的机制最快可以在2星期内完成所有程序。Trustlook就是这种新模式的受益者,以来避免了团队为融资分散过多精力,同时快速进入的资金也将帮助团队读过重要的开发阶段为A轮融资提供更多筹码。

“这个group今年(2014年)初才开始做,目前有几百个天使投资人参与,大部分是中国人”。

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的战略投资显得更引人注目。据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均在硅谷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部门,与其他投资公司最大的不同,是BAT都针对公司在海外业务的需要进行战略投资,而非财务投资。

相比较创新工场、Park Venture等中小基金,BAT在海外一如既往显得非常“土豪”。比如,有些小投资公司只有几个人,几家投资公司就会合租一间办公室。而腾讯在硅谷有一间非常大的豪华办公室,并且员工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有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向网易科技表示,腾讯在海外的投资做的非常本地化,这也是他们做的出色的一大原因。在海外市场,“本地化”是能否成功的关键。腾讯在海外的投资从A轮到D轮都有,并不局限于投资规模,多数都是根据战略需要在布局。

“相比较,阿里巴巴在美国的投资战略我不是很能看懂,他们买的项目都很贵。”这位投资人称。

火热的背后

华人在硅谷的投资热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海内外几代华人几十年积淀的结果。

首先,2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更多国内企业、机构及个人选择海外投资的方式来均衡资产配比;另外硅谷出现了更多创业或者参与创业的华人,选择风险投资的方式增值资产。这都为华人投资市场带来充足的资金。从10年前的50-100万美元封顶,到现在出现了很多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案例。

其次,2010年后的硅谷华人圈,和此前“码工”为主的情况大不相同。更多中国人开始走向美国公司的中高级管理层,这为硅谷华人创业圈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才储备,也为华人投资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不同的决策角度。

第三,不断涌现的针对华人团队的并购案例,以及整体火热的投融资市场,为华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退出方式,同时更多国内企业来硅谷洽谈并购,也为华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回报前景。

“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相比,中美之间的交流非常的频繁,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从十年前的C2C(copy to China)到现在中国to C(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互联网)产品开始超越美国。中关村和硅谷之间,越来越多的是互相学习和补充,而不是过去单向的模式迁移。”易可睿表示。

易可睿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虽然在宝宝出生之后他们就移民美国,但易可睿非常热衷于做中美之间了解的桥梁。“其实美国就算是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他们对中国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也不是很了解。另外,我还会把创新工场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介绍到美国去参加行业交流,比如创新工场第一批投资的项目豌豆荚就参加过谷歌的IO大会。”

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

创新工场在硅谷还有它特殊的优势。易可睿说,“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想在中国取得成功都非常难,创业公司就更没有任何机会,但中国的市场又非常大且有吸引力。”即时视频企业沟通工具Sqwiggle,是这次创新工场带来北京两个团队中的一个。Sqwiggle创始人Tom觉得,选择接受创新工场的投资而非美国投资机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创新工场能帮他们打开庞大的中国市场。目前创新工场在硅谷投资的18个项目中,已经有两个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

“我们在接洽SkyCatch的时候,他们的A轮融资已经结束”,李强说,“但是经过商谈后他们的CEO联系股东要求重新接受我们的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zPark Venturer 对SkyCatch的投资得到了10倍的回报,而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中国元素”。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投资人可以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资源;同时他们也带来更多中国市场的资讯、分析甚至实实在在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在华招聘渠道;此外,华人背景也可能为其下一轮融资带来更多诱人的中国资金。

在硅谷,中国投资人渐渐成为很多创业者不可或缺的一类投资人。

中美投资的差异

由于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中美投资还保持着一定的差异。

在投资领域上,与国内投资多数针对to C产品不同,创新工场在美国的投资很重视 to B(企业级产品)。主要有四大投资领域:

第一,开发者社区,比如手机游戏工具,可以玩儿游戏的时候可以看视频、看微博的时候可以看视频。国内目前还没有公司开始提供这样的服务。

第二,面向零售等行业的B2B业务。

第三,物联网。这是硅谷今年最热的投资方向,国内市场是最大的市场。

第四,在线教育。中国的在线教育多数都是关于学习英文、高考的项目。而在美国,更重视大学毕业之后的继续教育,这个领域没有家长、政府、老师的影响。与国内不同的是,创新工场在美国对在线教育平台不感兴趣,反而是垂直类的,比如对蓝领的技能评估、评测等,但在中国还没有找到这样的项目。

另外,制造业的自动化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消费级产品很厉害,这源于中国有着最挑剔的用户。美国的用户需求和付费都很简单,不像中国的企业需要绞尽脑汁寻找商业模式。”易可睿笑称。所以避开C端,利用美国技术优势在B端寻找机会。

硅谷的环境和中关村的环境很不一样,这是文化差异。美国孵化器YC不提供办公室给创业者,只有两三个办公室、一个厨房一个餐厅,每一个咖啡厅都可以成为一个移动办公地点。而中国的创业公司很喜欢在一个地方待七八个月去做一个项目,并在办公室中跟其他公司的创业者讨论创业方面的经验交流和讨论。

时间: 2024-08-04 13:26:03

中国投资人在硅谷:我们怎么做投资?的相关文章

中国投资人西进硅谷:天使轮流行可转债 美国项目省心

硅谷的创业公司背后正出现更多中国公司身影.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投资公司和孵化器都开始试水硅谷.除了来得最早的腾讯,近两年的西行队伍加入者包括阿里巴巴.奇虎360.复星集团.创新工场和创新谷等.尽管来硅谷时间大多不超过一年,但中国投资人正在努力和硅谷打成一片.他们定期拜访硅谷的知名孵化器和投资机构,频频出现在硅谷的各种创业活动中.在找寻项目投资时,"中国概念"被列为投资的重要元素,这些公司未来想要打入 中国市场,或是想要找中国团队.中美创业和投资的差异也让他们感受明显,在硅谷

LYVC揭秘硅谷核心基金圈投资游戏规则

本文讲的是LYVC揭秘硅谷核心基金圈投资游戏规则[IT168 资讯]从最早期的半导体企业,到Intel.苹果等巨头首次展露锋芒,再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随着经济与科技形势不断起伏,硅谷风险投资的行业格局始终在变化. 近两年,中国资本大举进军硅谷.中国的"创业热潮",由初创企业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的本土,也蔓延到了硅谷. 根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硅谷拥有中国背景的基金或孵化器数量已经达到将近50家.在基金数量不断增加,资本持续涌入的背景下,硅谷的中国基金或临近"洗牌"

中国力量注入硅谷 共迎孵化器时代

在规格,从旧金山到圣何塞, 大大小小数十家孵化器,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梦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硅谷,是孵化器的时代.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创办的Y Combinator造就了一家又一家明星创业公司,戴维·麦库(Dave McClure)的500 Startups培育着来自全球的创业团队. 近期,有一支来自中国的力量加入了硅谷这群星璀璨的创业圈中: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中美创新孵化器InnoSpring(创源).这是硅谷第一家立足于中美科技圈的孵化器,专注于帮助中国

德丰杰张希:用创业精神做投资 13天下注酷6

在工作伙伴杨希的眼中,张希是一个健谈.开朗,极具亲和力的人,"她的决策力和判断力往往都成为了我们很多项目成功的关键."作为德丰杰基金中国首席合伙人,张希管理着德丰杰旗下第九支专注投资 中国市场的全球基金,规模达到6亿美元. 2006年加入德丰杰的张希,成为了德丰杰早期中国平台的搭建人.很多人会好奇,作为硅谷著名的互联网领域风险投资机构,创建于1985年的德丰杰,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之前并没有"显赫"投资过往的人来负责整个中国区域的投资? 本刊记者只见过张希数面,无论是隔

好未来CEO张邦鑫:为什么好未来要做投资?

摘要: 过去一年,好未来于在线教育领域倾注了可观的投资力度,仅是去年就披露了1800万美元投资Minerva.1500万美元投资果壳.1.5亿人民币投资宝宝树.领投Pre4GMAT 300万美元A轮融资等等案例( 过去一年,好未来于在线教育领域倾注了可观的投资力度,仅是去年就披露了1800万美元投资Minerva.1500万美元投资果壳.1.5亿人民币投资宝宝树.领投Pre4GMAT 300万美元A轮融资等等案例(具体可见下图),可谓布局深远. 而昨天,好未来董事长兼CEO张邦鑫在多知网论坛上做

普凯姚继平:以做企业心态做投资 重团队合作

普凯投资创始合伙人兼主管合伙人姚继平是台湾人,但除了稍微有点台湾口音之外,几乎听不出多少痕迹.这位投资家语速很快,中气十足,谈到跟大陆企业家沟通,谈到普凯的投资理念,语气坚定而透着自信. 来自美国的普凯迄今选择投资的企业有10家,其中已经成功退出的有尚德电力.小肥羊.浙江天能等3家.05年因为投资无锡尚德,普凯一战成名,当时普凯还是个只有2,000万美元的小型基金.在其他投资基金还在犹豫时,普凯第一个表态接受国有股退出的不确定因素,打破了整个融资的僵局.业内公认,普凯是一家稳健和眼光很准的投资机

资本“嗅金”中国清洁技术 VC现两大投资方向

据美国BCC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美国清洁技术市值为542亿美元,2008年增至578亿美元,2013年可望达到88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9%. 而美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刘晓雨则向记者透露,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风险投资在清洁技术领域的投入是21亿美金,其中,中国仅为3000万美金. 单从数字来看,中国的清洁技术市场实在是显得"落寞".不过,对于嗅觉灵敏的的私募股权基金来说,这个市场的竞争却已经是"火热的一片天". 据中国风险投资协会

邓锋:做投资首先看人颠覆多来自“门外汉”

商业模式是创业比较热火的概念,但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流于泛泛而谈的词.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新技术将给商业模式竞争力带来哪些变化?又该如何重塑商业模式?日前,黑马营导师.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与黑马营六期学员分享了自己对商业模式和颠覆性创新的理解.以下为邓锋口述内容:做什么生意和怎么做生意是有区别的,因为做什么是指产品是什么,而怎么做更多指的是商业模式上的问题,它包括怎么寻找你的客户.发现客户.低成本获取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定义你的产品.比如众包模式就是一个创新,它是在找客户需求上进行了创新;而O2O

硅谷88后天使投资人和他的Chinese Mafia野心

摘要: 一个88年以后出生的少年,终日奔跑在旧金山和圣何塞100公里分布着数家百亿市值公司的101公路,以一个天使的名义在这片土地找寻和支持下一个billions,同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本文发 一个88年以后出生的少年,终日奔跑在旧金山和圣何塞100公里分布着数家百亿市值公司的101公路,以一个天使的名义在这片土地找寻和支持下一个billions,同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本文发自硅谷,是我遇到的一个太好的故事,还可以说是硅谷天使精神和创业文化的缩影,以及方法论的阐述. 故事的主人公是硅谷一位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