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的数据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但由于论文涉及的试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其动态消息(News Feed),这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这项试验由 Facebook 的数据科学家 Adam Kramer 领衔,其目标是研究社交网络(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传播方式,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面对面互动和非语言线索并非情绪传染的绝对必要条件。”
为了验证假设,研究者挑选了 689003 名 Facebook 用户,然后分成两组,将其中一组用户的带消极情绪的帖子剔除,并将另一组用户带积极情绪的帖子剔除。试验为期一周,在 2012 年 1 月 11 日至 1 月 18 日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看到朋友的情绪积极的帖子变少后,自己发布的积极帖子也会变少而消极帖子增多;反之亦然。
这表明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情绪具有传染性,也推翻了以往那种认为看到朋友积极的帖子会令人消极的观点。这次研究也表明,要想让用户感觉变好,社交网络可以在动态消息中多添加一些正能量。
但由于对动态消息的篡改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Facebook 的研究被披露后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不过根据用户签署的数据使用政策,Facebook 不需要用户另行签署表格才能进行试验。Adam Kramer 对此还在 Facebook 上发表了一篇据她称可充当官方声明的帖子,对此进行了解释。她说,Facebook 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Facebook 及其用户的情绪影响以便更好改进服务。研究涉及到的用户只有 0.04%,为期只有一周,而且尽管篡改了动态消息,但是用户的帖子在 Timeline 或重新加载动态消息都可以看到。不过尽管研究目标是为了改善 Facebook 的服务,但是也许这样并不能证明引发的焦虑是合理的。
另有报道,在Facebook有两类数据科学家:
第一类的主要职责是:测试新产品- 他们会把不同的FB产品呈现于不同用户面前,看大家的反应。通过分析硬性数据,判断某某产品的表现怎么样?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可以进一步发扬?另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方向?
第二类的:他们的工作和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于各种权威的学术期刊上。要知道,Facebook握有现今最庞大的社会学数据库。而大多数时候,社交老大也愿意跟各个高等学府共享自己的数据资源。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场隐私风波也没有例外;这场‘情感测试’实际是由Facebook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几名学者共同设计和实施。论文发表了之后,Facebook根本没料到公众的反应会辣么大。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