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成必然 或将开社会资本进入先河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这个1993年由国务院提出、原本希望在2000年实现的教育投入目标,终于在2010年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基本达成共识。

  或许鲜为人知的是,有关教育投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设想——“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的7%”却被拿下。这个由分工起草专家最初提出的建议,在统稿的时候被删除。

  参与规划起草的一位专家解释说,如果全社会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7%,意味着非财政教育投入可以占3%,几乎与财政投入等量齐观。这等于是为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以资可鉴的是,在先行一步的医改中,多元化办医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尽管“鼓励多元办医”被写进了正式发布的新医改方案,但并没有可行性的操作指引。参照之下,教育系统对“全口径”投入的谨慎处理也就不难理解。

  不过,上述专家认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应该看到像“择校”现象中有积极的一面。事实上,在我国30多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非财政性、多渠道教育经费功不可没。

  经费需求预测

  提出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7%的目标,经过专家相当严密的测算。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指出,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参考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做法,有必要对2020年我国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和各级教育经费进行需求预测。

  胡瑞文介绍,课题组通过近三十年来全国教育经费发展的历史变化与现状分析,以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应该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系,运用国际比较和生均经费指数测算的方法,得出了7%的教育投入需求数据。

  例如,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测算中,按国际可比的生均经费指数测算,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为5038亿元,仅相当于全国当年GDP(257306亿元)的1.95%,远低于发达国家2.9%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5%的平均水平。

  按2003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小学生均经费指数0.20和初中生均经费指数0.23测算(生均经费指数乘以在读小学生数,除以全国人口数,再乘以100%),我国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为GDP的2.5个百分点。与目前相比,需新增加相当于0.55个GDP百分点的投入。

  方法二,是按照省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拨款的经费总量测算。如果要在省域内将县镇、农村学校的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提高到城市学校的平均水平,2008年的经费缺口为1789亿元,需追加相当于当年全国GDP0.6个百分点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上目前的1.95个百分点基数,合计的经费总需求也为2.55个百分点。

  根据《义务教育法》,全国小学、初中教师收入应与本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当。方法三就是按小学、初中教师津补贴和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缺口测算——按年人均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增加教师津补贴,全国1000万小学、初中教师需增加义务教育人员经费1200亿元;再加上县镇、农村公用经费缺口500亿元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贴缺100亿元,以上经费缺口合计也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0.6个百分点。

  2007年—2020年期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基本稳定。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测算得出的结果相同:即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需求为GDP的2.5个百分点,需新增0.5个百分点。

  按照类似的方法,课题组对未来10年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农村和城市社区教育、以及各级教育事业单位的投入需求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为了实现2020年教育战略目标,需要在2007年全社会教育投入达到GDP4.7%的基础上,再增加2.3个百分 点的教育投入,即达到全国GDP的7%左右。

  “否则,就要对未来教育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调整。”

  多渠道投入之必然

  据透露,目前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仍呈紧张状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GDP的4%已经很不容易做到,教改规划写上这一条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要实现教育投入经费占GDP总量的7%,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多渠道投入。

  根据公开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经费来源都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由纳税人(企业和公民个人)交税形成的公共财政经费,二是由企业、社会捐资投资、家庭个人交纳学费和学校服务性收入所形成的多渠道教育投入。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教育经费几乎全部依靠财政拨款;改革开放后,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和办学体制、筹资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也开始出现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6%增长为2007年的3.2%;其它非财政性多渠道教育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上升为2007年的1.5%。

  两者相加,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6%上升为2007年的4.7%。正是上述两方面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比例2.1个百分点的增量,支撑了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普及率的大幅提高。

  历史数据表明,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的教育支出日渐上升。1997年之后,城乡人均教育支出每年增长13.3%和15.3%。世界上只有7.5%的国家个人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10%,中国即是其中之一。

  另有统计称,2002年全国择校费总额为320亿元,而1997年仅为8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9.2%。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教育系统的一位退休官员指出,应该看到择校现象中积极的一面。他认为,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需求,完全可以尝试放给市场,这样也可以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教育公共品集中。

  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写上了:“建立并基本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文化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上述教育官员认为,这为教育的多元化投入留出了空间,也事关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投入增长设想

  在对教育投入问题的研究中,专家作出了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为4%、4.5%和5%(即低、中、高)三个方案的假设。

  胡瑞文表示,随着未来预算内外收入的并轨,预计我国财政收支将会逐步提高到GDP的25%以上,只要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8%,则2020年公共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5%以上是可以实现的。

  与此同时,只要继续大力发展各级民办教育,并划出一定比例公立学校委托企业、社会团体、高等学校承办,转制为可供人民群众选择的自收自支(或准自收自支)的教育机构,辅之以适度调整办学成本较高、私人回报率高的部分学校和专业的学费标准,那么到2020年多渠道教育经费提高到相当于GDP2.5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0.8个百分点),也是可能做到的。

  专家组的课题论文同时给出了2020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来源结构设想与相应的制度安排建议。

  届时,全国4000万学前教育规模的经费总需求为GDP的0.5%,其中公共财政可承担2/3,即相当于GDP的0.3%。

  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总需求为GDP的2.5%,其中多渠道为0.3%。

  普通高中2400万人教育规模的经费总需求约为GDP的0.6%,其中公共财政承担一半,即相当于GDP的0.3%。

  中等职业教育2300万在校生规模的经费总需求约为GDP的0.7%,其中政府须承担60%左右的经费投入,即相当于GDP的0.4%。

  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总需求为GDP2.1%。其中可由政府承担0.9个百分点,企业投入和学费各为0.5个百分点,还有0.2个百分点由学校通过科研、培训、社会服务进行筹集。

  胡瑞文还建议,将全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结构调整为: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调整为60%,行业、企业举办的为20%(主要是行业性强的本专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0%。高等学校财政性和非财政性经费来源结构与当前现状相近。

时间: 2024-09-20 04:19:11

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成必然 或将开社会资本进入先河的相关文章

河南新增教育经费中八成用于农村

河南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全省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教育.据河南省教育厅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省公共财政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框架初步形成.农村教师工资全部按国家现行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还建立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河南今年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43.9亿元(不含教师工资)的基础上,省政府又筹措资金6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为农村地区737万名中小学生更新配置课桌凳:投入2.89亿元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

教育经费10年欠账超1.6万亿

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关于提高教育经费在全国GDP中比例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中就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也就是说,按此纲要,到2000年,4

2012年教育经费占GDP将达4%

商报讯教育投入占GDP 4%的目标已经提出17年,却迟迟未能实现,为此昨日教育部等多部委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征求 意见稿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我国将大幅度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具体目标为"到2012年,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由2008年的3.48%提高到4%". 实际上早在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

国美上半年净亏5亿元 电商高投入成诱因

1.国美上半年净亏5亿元 电商高投入成诱因 国美电器上半年业绩报告,国美上半年营收达231.3亿元,同比下降22.4%;综合毛利润37.85亿元,同比下降30.8%,净亏损5.01亿元.国美方面解释业绩亏损的原因为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导致,同时表示"国美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季度表现好于一季度,整体处在上升阶段." 2.苏宁半年报:门店全面萎缩 销售跌10% 上半年,苏宁营业总收入为471.91亿元,增长6.69%,其中线下门店可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38%,营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电子商

互联网手机大势渐去:转型多渠道营销成发展出路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小米公司"玩转"互联网手机风生水起,引发市场跟风热潮,众多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纷纷加快互联网手机市场抢占步伐,但来得快去的也快,如今,互联网手机市场已重归平静,互联网手机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手机存在着许多硬伤,产品质量难把控.售后服务难保证和产品无长远规划等等.单一的销售渠道已经无法突破种种困难.多渠道并行或成互联网手机的出路,成为解救互联网所面临的危机的最好方法. 互联网手机已经渐渐失去声音 曾几何时,受小米成功

英孚教育双重退款保证成空文教学质量遭疑

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对外交流的增多,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学英语成为一种潮流.据统计,目前我国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学英语的人数约有3亿之众.在如此庞大的英语培训市场上,却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夸大宣传.师资造假.退费欺诈,学员的利益被培训学校侵蚀,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与法>记者对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英孚教育进行了调查,那么,这个号称"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的培训学校,它的教学与服务究竟怎么样呢? 双重退款保证却成一纸空文 上海的冯

大闸蟹成送礼热门发票开成办公用品会议费

蟹未到礼先行 记者近日在北京一些销售阳澄湖大闸蟹的专卖店发现,尽管大闸蟹还没有上市,每个专卖店里预备用来放螃蟹的水箱还是空的,但是专卖店的工作人员早已做好销售的准备.只要看到有人上门咨询大闸蟹,他们就会将已经准备好的产品目录和各式各样的礼品卡.礼券拿上来供你挑选. 这些礼券和礼品卡在整个北京市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最大的特点先用钱购买礼品卡或礼券,等到大闸蟹上市的时候,持卡人或是持券人就可以随时登门取货或者电话预约送货. 今年大闸蟹礼盒的包装也在花样翻新,各种用来盛蟹的纸盒.竹篮.提兜做得越来越精致

美国旅行回来的一点感想(r12笔记第57天)

    今天终于到北京了,所以抛开倒时差的个人困扰,老传统还是不变,每日发文.当然今天压力略大,我需要跟一次田径短跑一样在零点前冲过终点(发文).     我在美国的几天平均睡眠时间是2~4个小时,直观来说我原本两天刮一次胡子,最后也是不得不改成一天一次,可见身体方面还是有些透支.另外一点就是感觉好像时差刚导过来,今天回来又得继续导回去.     本来我是带着一丝疲惫,在我们一行人坐到飞机上,飞机马上起飞的时候,我旁边的刘老师突然问我,咱们坐的航班对不对,让我倒吸一口冷气,不带这么玩儿的,哈哈.

保障公平教育投入求变

教育事业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冒进和拖沓同样不可取.在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应该优先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等最为薄弱的领域 文/本刊记者 刘斯斯 作为北京市重点中学的1名年轻教师,王竹在就任的第2年赴通州于家务地区支教1年.这1年,她可以获得5000元的路费补助.此外,住宿由校方解决,工资则由原校方按基本工资标准支付. 这种支教活动是北京为了平衡不同区县的教育资源所做出的努力.王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教并不是平衡教育资源的唯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