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环境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它其他机器的计算资源,我们有可能会在接收到Message进行处理时,会把一部分计算任务分配到其他节点来完成.那么,RabbitMQ如何使用RPC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通过其它节点求来斐波纳契完成示例. 1. 客户端接口 Client interface 为了展示一个RPC服务是如何使用的,我们将创建一段很简单的客户端class. 它将会向外提供名字为call的函数,这个call会发送RPC请求并且阻塞知道收到RPC运算的结果.代码
<=== RabbitMQ消息队列(二):"Hello, World"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解决了从发送端(Producer)向接收端(Consumer)发送"Hello World"的问题.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这是远远不够的.从本篇文章开始,我们将结合更加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讲解更多的高级用法. 当有Consumer需要大量的运算时,RabbitMQ Server需要一定的分发机制来balance每个Consumer的load.试想一下,对于web
<=== RabbitMQ消息队列(三):任务分发机制 上篇文章中,我们把每个Message都是deliver到某个Consumer.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将同一个Message deliver到多个Consumer中.这个模式也被成为 "publish / subscribe".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创建一个日志系统,它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发出log(Producer),第二个部分接收到并打印(Consumer). 我们将构建两个Consum
在上篇文章RabbitMQ消息队列(五):Routing 消息路由 中,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日志系统.Consumer可以监听不同severity的log.但是,这也是它之所以叫做简单日志系统的原因,因为是仅仅能够通过severity设定.不支持更多的标准. 比如syslog unix的日志工具,它可以通过severity (info/warn/crit...) 和模块(auth/cron/kern...).这可能更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可以仅仅需要cron模块的l
1. 历史 RabbitMQ是一个由erlang开发的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e )的开源实现.AMQP 的出现其实也是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虽然在同步消息通讯的世界里有很多公开标准(如 COBAR的 IIOP ,或者是 SOAP 等),但是在异步消息处理中却不是这样,只有大企业有一些商业实现(如微软的 MSMQ ,IBM 的 Websphere MQ 等),因此,在 2006 年的 6 月,Cisco .Redhat.iMatix 等联合制定了 AMQP
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queue和consumer之间的消息确认机制:通过设置ack.那么Publisher能不到知道他post的Message有没有到达queue,甚至更近一步,是否被某个Consumer处理呢?毕竟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可能Publisher需要确认某个消息已经被正确处理. 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没有是实现这种确认,也就是说,不管Message是否被Consume了,Publisher不会去care.他只是将自己的状态publish给上层,由上层的逻辑
<==RabbitMQ消息队列(一): Detailed Introduction 详细介绍 本文将使用Python(pika 0.9.8)实现从Producer到Consumer传递数据"Hello, World". 首先复习一下上篇所学:RabbitMQ实现了AMQP定义的消息队列.它实现的功能"非常简单":从Producer接收数据然后传递到Consumer.它能保证多并发,数据安全传递,可扩展. 和任何的Hello w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u013142781 目录(?)[+] 一.消息队列使用场景或者其好处 消息队列一般是在项目中,将一些无需即时返回且耗时的操作提取出来,进行了异步处理,而这种异步处理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服务器的请求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在项目启动之初来预测将来项目会碰到什么需求,是极其困难的.消息队列在处理过程中间插入了一个隐含的.基于数据的接口层,两边的处理过程都要实现这一接口.这允许你独立的扩展或修改两边的处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