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白帽子”深陷法律漩涡

核心提示

酒店开房记录被泄露、第三方支付网站漏洞被曝光……在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网络上,有一群志愿抗击黑客攻击、帮助企业修复安全漏洞的网络安全专家。这些被称为“白帽子”的专业人士,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法律风险——

检测漏洞却被报警拘留

“我儿子袁炜检测出‘世纪佳缘’的漏洞让对方修复,‘世纪佳缘’却报警抓了他。从3月8日被抓进去,至今已有半年,我们家人到今天还弄不清楚,袁炜到底犯了什么罪? ”谈起儿子,双鬓斑白的袁冠阳连连叹息。

64岁的袁冠阳,原本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儿子袁炜出事后,他多方请教专家,才明白儿子袁炜是互联网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上的一名“白帽子”,2015年12月,袁炜检测发现了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的系统漏洞,并在乌云网上提交了系统漏洞。“世纪佳缘”先是确认、修复了漏洞,并向乌云网和袁炜致谢。但在“世纪佳缘”以“网站数据被非法窃取”报警之后,警方经调查拘留了袁炜。

袁炜检测并提交了“世纪佳缘”的漏洞;而“世纪佳缘”出于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考虑,报警抓人。多位网络安全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袁炜事件或将成为互联网安全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

链接:所谓“白帽子”,是指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安全漏洞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他们活跃在漏洞披露平台、企业应急安全响应平台上,仅是检测漏洞,并不恶意去利用漏洞,并通过向相关平台或者厂家反馈、发布漏洞,以敦促厂家在漏洞被黑客攻击利用之前将其修复完善,维护计算机和互联网安全。生活中,他们是普通的网络工程师、安全实验室的程序员,甚至仅仅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白帽子”被抓引热议

袁炜被抓后,引起了公众尤其是程序员们的热烈关注。如何定义“白帽子”?在进行网络安全测试时要遵循哪些规范?漏洞平台是否有权公布企业安全漏洞?这些问题也引起法学专家的关注。

获取网站信息是袁炜被捕的重要原因。“世纪佳缘”委托了一家司法鉴定所对其服务器日志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显示,“世纪佳缘”网在2015年12月3日17时许至2015年12月4日10时许,被“124.160.67.131”等11个IP地址非法访问,入侵者对网站数据库进行了读取操作,涉及读取操作的数据库数据信息为932条。

在袁炜案引发的讨论中,很多程序员认为“白帽子”挖掘漏洞涉及读取信息,善意获取不违法。

检测漏洞的法律边界在哪

目前我国对“白帽子”善意挖掘漏洞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比较零散地体现在一些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里,例如保守国家秘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这些法律并没有明确划定“白帽子”的行为边界。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二级警督黄道丽副研究员说,实践中,“白帽子”作为技术人员,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白帽子’是一群崇尚自由的群体,凭借自身对技术的追求或对网络安全的维护之心等挖掘漏洞,期望从中实现不同的价值。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是立法规范、引导‘白帽子’,为其创造合适的法律环境。 ”黄道丽认为,建立长效高额的安全漏洞奖励机制是支持和鼓励“白帽子”的最佳方式。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谢永江说:“当前,在认定‘白帽子’是否善意破解、测试漏洞时,主要强调结果。因为当事人当时的主观意志无法客观鉴定,既有可能是测试的疏忽,也可能是一念之差,故意留存了数据。”谢永江说,在法律不明确的情况下,“白帽子”挖掘漏洞行为本身带有风险,而现有的法律规范倾向于保护企业利益。

链接:目前“白帽子”的定义很少出现在各国的法律和标准中,一则因为“白帽子”是最近十几年才盛行起来的,二则因为 “白帽子”还属于尚未拥有法律地位的民间技术团体。实践中普遍将“白帽子”与“灰帽子”“黑帽子”联系在一起,认为“白帽子”是黑客的一种。与之相近的概念称为“道德黑客”,即模拟黑客攻击,帮助客户了解自己网络的弱点,并为客户提出改进建议的网络安全专家。

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法律永远滞后于技术发展。 ”作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的谢永江表示,召集专业人士通过行业协会制定“白帽子”挖掘漏洞、提交漏洞的行业标准更为快捷。行业准则可以制定“白帽子”的注册标准,规范使用工具,对挖掘行为的边界形成行业共识,统一挖掘漏洞的授权规则。

谢永江认为,漏洞平台对公众强制披露漏洞,存在着现实和法律风险:首先,公众对漏洞细节不一定了解,遑论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其次,披露漏洞细节可能引来“黑帽子”的攻击,加重漏洞的危害。不过,如果厂商在接到漏洞报告后不修复漏洞,导致用户信息因该漏洞泄露,“白帽子”的漏洞报告就可以成为厂商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在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上存在过失的证据,用户因此产生的损失就可以索赔。

链接:实际上,国内外都有大量的数据泄露安全事件发生。从各国法律来看,对于挖掘安全漏洞的行为,一般会根据主体与行为动机规定不同的法律后果。比如美国,早在1998年 《数字千年版权法》中就规定了安全测试(包括“白帽子”)的界限:安全漏洞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仅以保障被测试计算机系统的所有人或运营人的安全为目的。

对于“白帽子”等团队或个人合法获取的漏洞信息,美国《网络安全法》还规定了未取得厂商授权时的披露规则:首先,披露者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所掌握的漏洞信息;其次,披露时应当去除可以用于识别特定人的信息;第三,不得使用漏洞信息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同时,“白帽子”可以以“善意辩护”豁免挖掘漏洞的法律责任。

漏洞信息或成战略资源

《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达到426.7万余个;而由于各种各样安全漏洞的存在,网站面临着黑客以瘫痪目标业务系统、窃取用户有价值信息等为主要目的的攻击威胁,公共互联网环境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安全态势。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规模的膨胀,增加了个人、企业乃至社会和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需求。‘黑帽子’‘灰帽子’等利用漏洞进行攻击的事件层出不穷,且手段愈发多样化和高明,网络风险的泛在性使得安全成为普遍性的问题,‘白帽子’因其道德和伦理偏向成为企业甚至政府机构获取漏洞、升级系统的重要途径,在维护信息系统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黄道丽说。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副主任严寒冰也表示,2009年以后,多家漏洞报告平台的陆续成立,如补天平台、乌云网、漏洞盒子,“白帽子”发现并上报漏洞已经成为整个漏洞发现处置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网络安全漏洞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发达国家早已把漏洞信息当作一种战略资源。 ”谢永江表示。“漏洞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谢永江建议,“可以在国家层面建立漏洞信息库,收购企业以及包括‘白帽子’在内的个人发现的漏洞,在网络战争日益成为现实的情况下,未雨绸缪,做好技术储备工作。”

链接:漏洞信息的挖掘与保护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关注。今年4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要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把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用起来,龙头企业要带头参加这个机制。 ”漏洞发现还被作为“提升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能力”的重要内容,写入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1 14:13:52

网络安全“白帽子”深陷法律漩涡的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白帽子”:不为赚钱 黑化只在一念间

通常理解下,"白帽子"是发现互联网企业安全漏洞,反馈给企业而不恶意利用的人. "白帽子"可以帮助发现安全漏洞,帮助互联网企业完善安全体系.不过,如果"白帽子"对用户的数据产生侵犯,就可能触碰互联网企业的底线. 一些"白帽子"对法律不了解,不知道行为界限在哪里:另一些"白帽子"了解法律,但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们获得数据并不是出于违法目的,而是自律出了问题. 近日,多起精准诈骗连续受到公众关注,人们的注意力转

全国首场“白帽子”的法律培训将于下周举行

读取少量数据测试后厂商拿出日志说拖库.上传文件或者webshell是否会引起厂商误会--,,白帽子虽然从心里帮助厂商找到漏洞,但是这些法律"红线"问题无时无刻不成为白帽子的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媒体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今年已抓违法黑客2703人. 现在,白帽子有可能破解这个"紧箍咒",今天,笔者从中国最大漏洞响应平台了解到,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将在下周举办首届白帽子在线法律培训课,所有注册白帽子可以免费参加培训. 补天漏洞平台负责人林伟介绍,补天

补天漏洞平台:让更多的白帽子脱离黑产

4月9日,记者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补天平台上贡献排名第一的a0.在360补天平台的颁奖台上,显得有些腼腆,谈获奖感言的时候也有一丝哽咽.但谁曾想,正是这位不太善于言表的年轻人,在补天平台累计提交有效漏洞929个,精品漏洞171个,其中既有涉及各大运营商而导致上亿用户信息泄露的漏洞,也有可泄露几千万居民信息的社保系统网站漏洞,可谓真正的"漏洞挖掘之王". 和a0同样身份的白帽子,在补天平台有20000多名.截至2015年11月18日,补天平台收录的网站漏洞中,共有1410个漏洞可能造成个人信

您的企业SRC专属白帽子已上线——漏洞盒子

美国西部,飞沙走石的旷野上,两个人穿着相似的紧身衣.窄腿裤,脚蹬长统靴,胯边垂着火筒枪,唯一不同的是头戴的宽边帽,一白一黑... ...这样电光火石的对决在网络安全的世界里也是有的,可企业绝不能让业务和数据冒这样的风险,于是考虑从攻防焦点的"漏洞"入手,纷纷成立或者正在成立自己的安全响应中心(Security Response Center,SRC). 大型企业为此会专门雇佣白帽子黑客来刺探他们的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提前发现漏洞.但是,请注意,是"大型企业",可

聚焦2017网络安全生态峰会 网络安全法时代白帽子如何安全成长

白帽子是什么? 提及白帽子,可能许多人不知所云.但是说到黑客,大家立马就会想到那些十指在键盘上翻飞,肆意的翻越防火墙获取信息,可以轻而易举的敲出一串代码让目标机器冒起一阵黑烟,掌握高超的计算机技术的黑衣人. 其实这并不是黑客的真实写照,有一类黑客会让你对黑客这个群体有全新的改观.他们以发现网站的程序漏洞为职业,在漏洞被利用前对漏洞进行修复.他们酷似网络世界中的游侠,被称呼为"白帽子". 四月,i春秋SRC部落守卫者集结令的消息悄然在白帽子社群中传开,一时众多通过严格筛选的白帽子纷纷涌入

白帽子认为2017年网络安全的头号威胁是大规模监控

美国大选受俄罗斯干预的丑闻仍在华盛顿持续发酵,人们忧心忡忡地思索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和公民如何确保信息不受恶人摆弄. 根据最新调查,近期最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威胁是(国内或外国的)政府的大规模监控. 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MonsterCloud对五十名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是锁定近期内最危险的网络威胁. 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勒索软件泛滥,公民个体更容易遭受大规模监控的威胁.当然,勒索软件仍是白帽子们的心头之患,专家们认为勒索软件仍将是2017的网络安全重点,尤其是在云设备领域. 受调查的白帽黑

白帽子守护网络安全,高薪酬成大学生就业首选!

漏洞一直是威胁网站安全的最重要因素.2015年,12306.携程.网易.社保系统等用户信息泄露漏洞.今年4月Struts2漏洞爆发,大量网站中招--频发的系统漏洞隐患让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呼唤网络安全的时刻,总有一群白帽子闪耀登场,从而让人觉得安心.未来数月,蓝鸥白帽子更将成为安心的代名词. 白帽子是谁? 说到白帽子,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和白帽的称呼分别代表两种势力对峙--以网络信息牟利的恶棍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英雄,"漏洞"是双方攻防的焦点.通

周鸿祎:保护“白帽子”合法权益 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11月16日-1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位境内外嘉宾参加论坛.在谈及最近颁布的国家<网络安全法>时,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表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意义重大,有利于提升我国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同时也加强了"白帽子"合法权益的保护. 长期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较大.<网络安全法>强调了"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网络安全谁来负责 白帽子行为界定将有法可依

网络安全从来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今年5月国外黑客在网上叫卖四年多前非法获取的1.17亿LinkedIn用户数据,还是去年10月网易邮箱涉及上亿用户数据泄漏的漏洞被乌云平台披露,抑或更早前2011年,国内知名程序员网站CSDN遭到黑客攻击,600多万个用户明文密码被暴露,这之中,每个案例都波及了千万网友,更是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那么,网络安全应该由谁来负责? 在互联网安全领域,非法入侵和窃取数据的是幕后的黑客,而站在的黑客对立面的技术高手通常被尊称为白帽子.但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一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