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投资逻辑:不输一线VC 马化腾没有架子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创新。像腾讯这样的公司,人再多也就1、2万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完的。” 腾讯副总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董事总经理彭志坚对《创业邦》说。这是他入职腾讯5年来,首次接受媒体的独家专访。“很多人说,腾讯投资并购是这两年是突然冒起来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腾讯在2005年起就陆陆续续做了一些投资和收购,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的投资金额和数量都是翻番的,只是很多案子之前并没有对外宣布而已。”彭说。

  过去这几年,腾讯已经投资收购了过百家公司,投入金额超过百亿人民币。仅从数量上来看,这两个数字绝对不输于任何一家一线VC的盘子,而且是全线布局。不仅在中国投,在美国、在日韩、在东南亚都有企鹅的影子;既有游戏公司,也有华谊这样的传统媒体公司;既有规模庞大的电商公司,也有微型的开发团队;既有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也有以LP身份参与的创投基金。

  长期以来,腾讯给人的固有印象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几乎所有产品线都是围绕QQ这款核武器展开的(当然,将来可能还会加上微信),无论是自己做还是模仿别人,产品路径清晰无比;但是,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腾讯投谁、收购谁的逻辑是什么,让外界颇感迷惑。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是彭志坚最不希望得到的两个标签。"腾讯虽然是几千亿人民币市值的上市公司,但还是充满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都可能被人颠覆。腾讯成立产业共赢基金的原因,就是想通过投资并购的手段,依托腾讯开放平台,和产业上下游的公司进行合作,做一个产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合作者,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链。"彭说。

  作为一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有没有可能像思科、Google那样通过正向的资本运作,不断强大自己的业务,并且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福音,而非天敌?

  一、腾讯的投资战略是什么?

  翻开腾讯过去几年的投资清单,以传统的眼光分析几乎不可能找到什么规律:种子阶段的项目有投,A、B轮的公司有投,Pre-IPO的有投,甚至艺龙、华谊兄弟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投。天使、VC、PE,每种类型的投资机构都可以往腾讯身上套。面目不清,是外界对腾讯投资布局的最大感受。

  彭志坚:关于我们的投资策略,其实在腾讯内部非常清晰,最核心的就是战略价值,大部分案子我们是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但第一位的永远是战略价值。

  什么是战略价值?一个是优势互补,一个是前瞻布局。优势互补比较容易理解。就前瞻性布局来说,有一些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合作点在哪里,但是它有潜在的长远战略价值。 就像下围棋一样,一个子下去,你也不知道最后什么结果,有可能这个子被人家吃掉了,有可能逐渐占一大块空地,也有可能在关子阶段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所以这些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前瞻性的布局,我们会这么考虑。(旁白:所谓战略价值,都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即人无我有、我取人舍。说白了,这和市场竞争有关,可以看做是一场零和游戏。比如腾讯投资金山,就是不想让自己在安全领域受制于人;投资顺网,就是要扼住网吧这条中国互联网的隐秘咽喉。显然,这都属于战略价值。)

  二、为什么投资电商?到目前为止,腾讯最大的一串战略投资,当属电商。

  这也是腾讯备受争议的投资领域。原因很简单,在高举高打两年之后,中国电商行业已经成了投资机构的重灾区,几乎没有赢家。

  彭志坚:其实腾讯一直做电商,从拍拍开始做起,只不过当时没有看的太清楚,所以一直没有发力。到2010年后,我们越来越觉得电商是未来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有一种很紧迫的感觉。腾讯必须随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用户在成长,他们的需求在成长,不光要玩游戏,还干别的事,比如网上购物,比如网上学习,等等。我们就必须让我们提供的服务跟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

  当时我们想,要做这件事情,需要两个方面的积累: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是业务。从人才讲,投资和收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从业务上讲,阿里系已经规模庞大,C2C这条路已无法继续走通;而B-C方面京东快速崛起,在品类和口碑上的影响力别人也一时难以超越。作为平台型公司的腾讯,应该怎么切入?

  坦白说,腾讯的流量很大,但电商流量还不大。只有培养用户在腾讯平台进行网购的习惯,积累电商流量,腾讯电商才有机会。电商流量从哪里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核心品类,作为培养电商流量的基础。 这些品类要足够标准、规模足够大、用户群足够多,所以3C类电商投资了易迅、鞋类电商投资了好乐买。我们甚至也考虑过1号店等其他合作伙伴。在有了充足的电商流量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之上打造一个类似Amazon的market place.

  电商这两年的日子之所以不好过,根本原因就是流量成本太高(流量成本加上其他成本覆盖不过来的话,自然会亏损)。电商平台如果能够积累大量的流量,加上Market place大量的商品,每单交易的流量成本(当然还有营销成本等)就会降低,这是平台类电商的核心优势。(旁白:腾讯以拍拍起家,但它的成长速度并没有跟上整个行业的爆发速度。到2009年,腾讯终于意识到,电商是一个价值链非常复杂的领域,从供货商、物流体 系、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环节,跟腾讯原有的DNA并不完全一致,行业经验和人脉的积累,需要太长的时间。也正是从那时起,易迅、好乐买、珂兰钻石等一批电商 公司,都拿到了腾讯的Offer。据说,腾讯当年差点入股1号店,在签字前的最后一刻,被沃尔玛横刀夺爱。)

  三、投资还是收购?腾讯目前的投资布局,纯粹投资占大多数,10%左右是收购。

  哪些项目适合投资,哪些适合收购,这也是摆在任何战略投资者面前的课题。

  彭志坚:一个不能成为独立生意的项目,就好像一个不能独立跑的轮胎,如果我们觉得合适,就会倾向于收购进来,因为它反正在外面单独跑也不可能存活下去,就是汽车零部件,你得装到汽车里面去才能用;如果能够独立跑,有成为独立生意模式的可能,我们尽可能使用少数股权投资的模式。但是如果说这种企业对腾讯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是我们现有平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那也会考虑收购进来。(旁白:事实上,腾讯对大部分创业团队的收购,是奔着人才去的。之前,腾讯在广州收购了一个叫做MyTT的创业团队,做手机同步助手的。当时这5个人的团队 做了几十万的用户,很辛苦,但吴宇这个团队非常棒,能力强,与腾讯的价值观也非常吻合。彭志坚说,“你说腾讯自己做不出来几十万用户的产品?那不可能。我 们看重的不是他们的产品,而是这个团队。”现在MyTT的创始人吴宇手下的团队人数已经达到200多人。)

  彭志坚:不管是完全收购,还是少数股权投资,我们的原则就是保持团队的积极性,保证团队的利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尽可能少做股权投资,不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进入,可能会考虑全资收购,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比如说游戏其实是可以独立发展的行业。因为游戏是一个创意产业,要有强大的动力和非常好的创意, 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我们游戏上基本上很少做收购,绝大多数是少数股权投资。目的是为了保证团队有足够的利益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把事情做好。

  四、收购之后,如何尽快让创业者成为“腾讯人”?

  相对投资而言,收购的难点在于如何整合。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之后,戴志康跟彭志坚开玩笑说,以前在公司里有什么事,我走出办公室,在屋子里大喊一声,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现在很多东西要审批、汇报,一开始真不适应。

  彭志坚:这是不可避免的。腾讯有两万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向Pony/Martin汇报,再扁平化也会有层级。而腾讯文化的弹性在于,大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可以直接达到公司最高层的。对于被收购团队,在收购过程中都会进行坦诚的沟通,把困难都摆在桌面上,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预期。其实就象招聘一样,把所有好的、坏的、机会、困难、挑战都讲得很清楚,双方有个合理的预期,否则最后来了你不高兴、我也不高兴,大家都不高兴,这对大家都是损失。

  腾讯进行收购,首先看创业者的风格与腾讯的文化是否契合。即团队的心态、文化跟腾讯的心态和文化是不是一致。至少我个人感觉,在腾讯4年多的时间里,腾讯是一个非常开放、非常民主、非常扁平的互联网公司,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大家心态都特别好,就是踏实干活,把事情做好。

  所以说我们要找的人也希望是那种踏实干活、有事业心、真想做事、想做大事的人,这个特别重要。(旁白:为了帮助对收购之后的团队更好的融入腾讯大家庭, 腾讯会就每个收购项目成立了“联合融合小组“,一般有100天的融合期,这个小组中,有投资部门的人、有业务线的人、还有财务、人力、法律等部门的人,在 期间内融合小组每一个星期或半个月开一次会,沟通,了解,并解决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00天之后,还有半年一次的沟通,直至这个团队完全融入腾 讯。

  对于收购成败的判断标准,腾讯就看两点:人和事。成功的收购,优秀的团队进来之后,一定在腾讯平台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 断壮大团队,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的舞台更大了,施展空间也大了。"当年收购Foxmail的时候,团队规模不大,你看现在小龙带多少人的 队伍、做多牛的产品。后来我们在广州收购的MyTT这个团队,CEO吴宇带着5个人加盟了腾讯,现在带200多人的团队,负责一批无线产品的开发。”彭志 坚说。)

  创业者:腾讯的钱好拿吗?

  李树斌:马化腾一点架子也没有

  腾讯是在好乐买C轮融资的时候进入的。当时准备这轮融资的时候,正是电商行业最风光的时候,投资人都追着跑。那段时间,鲁明和李树斌几乎每天都在接见投资人,最后两人应付不过来,干脆“轮流接客”。所以当彭志坚找上门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李树斌“值班”。彭把李约到一个饭馆吃饭,表明了来意。“当时我们其实和其他机构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接待老彭就是出于礼貌,想吃顿饭把他打发走就算了。”李树斌回忆说。

  但彭志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拿出了死磨硬泡的精神。最后李树斌没办法,撂下一句话:如果你们真的有兴趣,就一星期内敲定吧。“当时我想,腾讯这么大的公司,肯定不会这么快做决策。”李树斌说。

  但让李树斌和鲁明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周,彭志坚打来电话,说,“我们可以投,方便的话就请你俩准备一下去趟深圳见下Pony(马化腾)他们,可以对腾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李树斌至今还记得去腾讯总部的情景。“一天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和业务线开会,见各位副总裁,见刘炽平(总裁),最后在下午见的是马化腾。”据说那天下午马化腾迟到了10分钟,不停地给李树斌和鲁明道歉,最后又亲自坐电梯把他们送到楼下。“一点架子也没有。”李树斌说。

  而这次深圳之行,也让李树斌他们见识了腾讯的务实。“马化腾问的都是非常细的问题,而且都是关键问题,没有一点水分。”回到北京后,鲁明和李树斌决定接受腾讯的投资。“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腾讯的钱我们可以不拿,但是,如果竞争对手拿了怎么办?任何创业者都会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李树斌说。

  黄建:腾讯投资绝对不是"引狼入室"

  2010年年底,一款叫“胡莱三国”的游戏开始在腾讯开放平台上崭露头角。彭志坚找到胡莱三国的团队,希望投资他们。“从年底开始谈,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敲定交易。”胡莱三国的CEO黄建说,当时胡莱并不缺钱,但想到腾讯能够提供的资源,还是决定接受投资。不过,胡莱创始人乔万里和黄建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腾讯只能买进小额股份;第二,不能进董事会。

  “真的是有点不放心。你想,它自己也做社交游戏,而且做得还很好,我们当时感觉胡莱与腾讯自己的产品比,还是隔了一层。”黄建说,双方在进不进董事会这个问题上,吵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和Richard(彭志坚)拍了桌子。”原因是,腾讯不仅要进董事会,还要包括其游戏业务线的人。最终权衡利弊,胡莱还是接受了腾讯的董事会成员要求。

  2011年,胡莱开始从社交游戏向页游转型,伴随而来的是收入上的阵痛。有一次开董事会,胡莱创始团队向投资人交待过去一个季度因转型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本来准备好挨骂了,没想到散会之后第一个请我们吃饭、安慰我们的就是腾讯的人。”黄建说,合作之后才发现,绝对不是引狼入室那种感觉,他们给的资源、协调真的很多。

  匿名创业者:腾讯的内部竞争要比外部更激烈

  把腾讯业务线的人放进被投公司的董事会,是腾讯投资的显着特色,几乎每一家被投企业都有来自腾讯相关业务线的负责人。这种安排的一个好处是,真正实现了双方在产品层面和团队方面的无缝对接;难点在于,可能会让距离最近的两个竞争对手在同一个董事会上。

  腾讯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手机上的直接竞争者就包括腾讯自己做的一款产品。“一开始就有竞争,他们的人还在我们的董事会上,说不别扭那是瞎话。我们是被投企业,人家是自己培养的,血缘关系就是不一样,这一点必须得承认。”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说,但是好处在于,腾讯系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在市场上我们与拍拍团队真刀真枪地干,但私下里大家都是哥们,去深圳我们一块吃烧烤、喝啤酒。”

  如果把中国互联网视作一个江湖,那么在腾讯内部就还存在另外一个生态系统。“大江湖的竞争是没有底线、没有秩序、没有仲裁者的,有点笑傲江湖的意思,反正大家都是无法无天。在腾讯这个‘小江湖’,竞争甚至更惨烈。你行不行,拿产品和业绩说话,其他都是废话。但是,不同在于,腾讯系内部的竞争,是良性的,有道德底线的,有秩序去遵循的,它更像一个‘法治社会’。”这位创业者对《创业邦》总结道。

时间: 2024-12-27 15:28:24

腾讯投资逻辑:不输一线VC 马化腾没有架子的相关文章

腾讯做互联网之水:从马化腾多元化遇挫说起

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 文 | 本刊记者 林涛 编辑 | 金错刀 看上去,马化腾和腾讯王国达到了一个巅峰:2300亿港元的互联网"市值王",2009年上半年54亿元的销售额,活跃帐户数达到4.480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6130万. 这些破天荒.彪悍数字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并不彪悍的人. 这个被称作&qu

腾讯刘炽平:我没有活在马化腾的阴影下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很多人猜测刘炽平在腾讯的日子不会太好过.理由有几个,首先从腾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公司有深深的创始人烙印,人们言必称马化腾.其次,一个香港人管理内地的公司,肯定会遇到种种不顺,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会很明显.还有,对于创始团队来说,他是一个新人:对于后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来说,他是一个老人.这么一个不新不旧的人如何能管理好腾讯这个日益庞大的公司呢? 记者: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你有没有活在创始人的阴影下呢? 刘炽平:(大笑)其实我不是空降过来的,我虽然是2005年2月才进公司,但是其

运营商腾讯隔空暗战 微信免费马化腾冀双赢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昨日举行的深圳IT领袖峰会上,微信业务收费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面对运营商占用信令过高指责时,腾讯集团马化腾认为,可能是运营商统计错误,实际上还有3倍空间.同日在广州参加"岭南论坛"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被记者追问该话题时表示,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 常小兵:由经济规律决定 <

不要迷信腾讯:手Q诞下怪胎 马化腾插手致失败

6月13日报道微信新版即将登场,媒体开始了新一轮对微信的唱红,动不动就用出了横扫天下这样的词汇. 新版微信的设想 的确非常好,打通支付,切入电商,开卖增值服务,都是大张大合的部署.有媒体的朋友感慨,去买腾讯股票吧,腾讯要一统互联网江湖. 是啊,为什么不叫别人业界公敌,单单说的就是腾讯呢.做游戏,游戏 成了第一.做门户,门户成了第二.做视频...马化腾"做啥成啥"的业界认知使得这种论调达到了极点. 先不论微信未来前景到底如何,我是想说的是,朋友们是否对腾讯过度迷信?近期有两个事情,结合一

皇明董事长黄鸣不满腾讯报道 写博客要求单挑马化腾

皇明董事长黄鸣于7月22日凌晨通过博客发表声明要求和马化腾进行"现场直播单挑对话",单挑论战说的话题有关企业国民待遇.同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1366.html">恐怖主义."买凶杀企".媒体潜规则.弱势实体企业平等权利等. 事件的起因在于黄鸣不满腾讯网对皇明太阳能的相关报道及专题.黄鸣在声明之后,附上了近日写作的<抵制"同行恐怖主义""买凶杀企&quo

腾讯间接参股《每经》 马化腾强势布局传媒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6月27日,博瑞传播[8.76% 资金 研报](600880)发布公告称,博瑞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10.4亿元购买漫游谷70%股权的交易将不会终止.就这一公告推断,博瑞传播与马化腾控股公司就漫游谷项目的交易进展顺利,而审批也有望在8月末之前通过. 广发证券[2.12% 资金 研报]分析师评论,博瑞收购漫游谷,并将腾讯纳入对赌协议,使博瑞.漫游谷.腾讯三方利益更加一致,极大增强了标的公司完成对赌业绩的概率.对腾讯而言:漫游谷是腾讯首个正式退出的项目

腾讯抛出三项和解条件马化腾:战斗还将持续

新快报记者 华静言 洪文峰 昨晚11时左右,针对与360公司纠纷一事,腾讯公司向新浪科技发来三项和解条件. 要达到全面解救QQ用户安全的目标,腾讯要求360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腾讯才能停止目前的自救行动.要求包括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恶意污蔑腾讯的隐私保护器的卸载:立即停止拦截腾讯和其他合法程序,并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公开承诺今后不发布攻击腾讯产品任何软件,公开承诺今后不盗用任何QQ用户资料:360向腾讯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有消息称,昨日晚间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发表了

马化腾的投资逻辑

摘要: 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马化腾今天晚上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谈到了很多目前和腾讯有关的热点话题,包括微信红包.腾讯的全球化,腾讯和对手的比较,还有腾讯的创新理念. 马化腾的投资 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马化腾今天晚上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谈到了很多目前和腾讯有关的热点话题,包括微信红包.腾讯的全球化,腾讯和对手的比较,还有腾讯的创新理念. 马化腾的投资逻辑 当然36氪读者们最关心的是腾讯的投资逻辑.马化腾是这么说的, 过去只要觉得跟我们有关的就不能放手,大家以为我们腾讯什么都会做,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这两年变化

马化腾父亲马陈术:腾讯第一任董事长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相比同时代的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马化腾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马陈术生于1940年,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经 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 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