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看到,现今的互联网产品已经很难单单从功能层面树立门槛,需要更多地依靠用户体验、云服务、数据服务、强大的架构和通信协议作为支撑,加上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涌现,这
我们看到,现今的互联网产品已经很难单单从“功能”层面树立门槛,需要更多地依靠用户体验、云服务、数据服务、强大的架构和通信协议作为支撑,加上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涌现,这使这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一直以来,企业和IT人才在线上的对接都不太理想,在传统招聘网站死板的功能架构下,求职招聘对双方都是一件效率极低的事情。最近,一款由韩冰、顾海杰和杨劲涛共同创立的哪上班就希望通过更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并依靠数据匹配来提升招聘效率。
如图所见,作为一个招聘公司,我需要填写职位、工作类型、工作地点、是否接受远程办公、以及应聘者所需的技能。同样,求职者这会在自己的账号中填写对应的信息,然后依照数据匹配来为双方对接——当我选择“推荐”功能时,哪上班就会根据算法匹配合适的人/公司。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在“发现”功能里看到那些入驻那上班的企业,这些企业会依据被关注数降序进行排名展示,在我关注它们之后,若他们有招聘需求,我也能够得到通知。
以上的这些功能目的是为了解决求职者和招聘方之间相互“发现”的问题,但实际上“发现”不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求职招聘平台的基础功能罢了。在线招聘真正的门槛在于“展示”——虽然标签化匹配能够提升传统招聘中“看简历”的效率,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具有太多无法通过“定性”和“定量”来进行描述的特征,这时“社会化招聘”的意义便显现出来了:社交圈子、兴趣、履历……这些动态、全面的信息能够更形象地描绘一个人的特质。
所以,作为一个目前垂直于IT领域的招聘网站,哪上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引入“社会化招聘”的属性——在个人简历中,有一栏为“社交信息”,用户可以添加自己的GitHub账号或Dribbble账号,显然这两者分别对应着技术人员和设计/用户体验人员的社交圈子。一个用户在其之上参与了多少开源项目、贡献了多少代码、有多少设计作品被认可……都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韩冰告诉我,他们会以此为雏形,建立一个更具社会化的特征的招聘平台。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初创公司,哪上班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数据量不够多、很多功能处于雏形阶段、对于招聘企业的社交化展示方案还不成熟(目前可添加视频介绍和微博)……但我认为,它建立在一个正确的产品逻辑之上:利用社会化信息来具化用户模型,在此基础上做数据匹配。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在Google、Intel Lab等公司参与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相关工作的CTO顾海杰也为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基底,哪上班究竟会如何成长什么样子?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