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医改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各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新医改对医药产业的影响也逐渐清晰;这一年也是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在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时,需要透过纷繁的脉络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虽然当前还有许多迷茫,但在国家医改方向及目标已定、配套政策频出之时,仍可以远眺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医药产业是否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一个令人鼓舞的“黄金十年”?就此,本报邀请了几位行业专家,回顾近年来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的机遇和问题,对今后10年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把脉。
主持人:
《医药经济报》驻京记者王丹
嘉宾: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会长白慧良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
显性利好与隐性调整
《医药经济报》:各位嘉宾,你们好!首先请你们简要介绍一下过去几年各自所在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
周燕:过去10年里,化学药领域是持续增长的,增幅与中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相比要低一些。其中一个原因是化学药一直是临床用药主体,在医药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基数本身就较大,虽然增长数量不小,但增幅不是最大。另外,近年来,特别是SARS以后,中药的作用显现出来,无论是鼓励政策方面,还是老百姓的防病、用药意识方面,都对中药有更多偏向。医疗器械市场在药品市场快速发展之后也显现出更大需求,因此,医疗器械这几年也获得了较大的增幅。
白慧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OTC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总的来看,近10年来,我国OTC市场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8.6%,远高于世界平均3%~5%的速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OTC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经拥有所有的OTC品类。除了戒烟和心血管养生等个别品类还没有形成广泛的自我药疗氛围外,在常见小病领域,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使用OTC药品进行治疗或身体调节。不过,由于消费习惯的原因,有2/3的OTC药品还是通过医生处方获得的,只有1/3是消费者到药店自我购买。
OTC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药品监管部门推行分类管理;二是政府、协会等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宣传教育,使得老百姓的OTC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三是最近几年零售连锁药店得到了长足发展,方便了消费者购药。
王锦霞:应该说近10年是医药流通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这与流通市场的日趋开放紧密相关。从1999年开始,医药批发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从2004年4月1日开始,中国应加入WTO的要求,医药流通行业作为限制性行业正式向境外开放。随着这两个开放,大量民营资本、境外资本进入医药流通领域,众多民营医药商业企业开始崛起,市场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全国医药商业预计实现销售5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左右。
《医药经济报》:新医改政策对医药产业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企业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燕:改革本身就是不断规范和完善的过程。重要的一点是,国家设定了民众健康的阶段性目标,强调了政府责任,并在国务院层面组成了相关部门参与的医改领导小组,卫生、医保、价格等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围绕这个目标来配合、衔接和推进改革,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而政策的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总结调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政策的革新肯定会带来产业内部的重组和变化,有的企业可能就此得到更大发展,有的企业却可能因此萎缩。未来,随着医改的推进,企业分化会进一步加剧。
白慧良:总体来说,医改政策对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样,对OTC领域也是利好,特别是对普药OTC,市场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扩大。不过,从近期的情况看,由于社区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国家定价、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对价格相对较高的品牌OTC产品带来一定的冲击。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医药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OTC领域来说,当前面临的是品牌力下降、价格下降、广告减少、上市新品种数量下降等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等阶层对OTC和小病自我药疗的认知不断提升;药品分类管理政策不断完善;企业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营销手段。
王锦霞:新医改给医药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将通过药品招标等措施,淘汰一批流通企业,增加行业集中度。
尽管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行业集中度低。流通企业有规模才有效益,因此,结合新医改政策导向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大势所趋。
但是,目前的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利于流通行业的向好发展。比如,在招标中鼓励由工业企业直接配送,或者委托批发流通企业配送,这是直接否定了流通行业的作用。此外,在各省招标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利于企业做大规模。而在基本药物制度的设计中,要求零售药店配备、销售基本药物,但在社区零差率的冲击和不能报销、医院处方又出不来的情况下,药店的经营受到较大冲击。
“以药养医”的体制问题、政策不配套的问题、多头管理的问题、改革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等,造成了目前医药流通领域诸多问题和困难。
透析政策找准定位
《医药经济报》:未来10年,行业各个领域会不会迎来大的发展机遇期?请您前瞻性地为我们描述一下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
周燕:在当前的形势下,关键是要看清未来政策的走向和潜在影响。国家加大对医药卫生领域的投入,加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等,毫无疑问,这些因素都将刺激医药产业的发展。未来,行业的增长是肯定的,我们在看到以上那些显性增长因素的同时,也要分析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调整,虽然这种调整尚未显现。
过去,由于“以药养医”体制的存在,市场增长与民众实际支付能力不匹配,故引发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在,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等措施刺激增长,保障百姓基本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拟通过制度改革,转变“以药养医”局面。此长彼消,所以,对未来的增长应有一个理性、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白慧良:预计未来10年,负责任的自我药疗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一个重要的资源而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一直积极提倡“没病早防、有病早治”,提倡负责任的自我药疗,这种理念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负责任的自我药疗将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相信未来政府各部门也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倡负责任的自我药疗,支持和鼓励民族OTC品牌的发展。由此,我们预计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王锦霞:未来10年,预计医药流通领域仍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增幅保持在10%以上。这得益于未来10年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和医药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
从行业发展来看,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集中度将趋于提高,兼并重组是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方式,企业数量将逐步减少,资源向少数大企业集中。相当一批小企业将在未来10年被淘汰出局,一批全国性、区域性龙头企业将主宰市场。特别值得期待的是,今后10年内,中国医药商业将出现销售规模1000亿元的大企业,500亿元以上的企业将有3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将达10家以上。
《医药经济报》:您认为政府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
周燕:医药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是集特殊性、战略性和竞争性于一体的行业,不能偏废。患者对药品的消费是被动的,80%的终端市场在医院。政府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同时,应在国家安全层面考虑其战略性,不宜一味强调竞争。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政策的配套对产业发展非常关键。要避免用行政化的手段来干预,应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调整,充分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制定政策要公开透明,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加以引导。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研发投入大、时间长、风险高,药品的内在质量也难以直观看到,需要通过严格而实时的药品生产质量保障体系来保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对保障药品质量有充分的认识,不能盲目追求低价。政策应引导企业树立牢固的药品安全意识,对药品质量不能有丝毫松懈。
白慧良:总的来看,医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OTC领域也同样有,比如定价、招标等。但具体到OTC领域,还有一些特别的政策环境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需要完善药品分类管理的法律法规。虽然《药品管理法》明确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但如何实施具体的法规、规章等还不太完善。OTC是多年临床使用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品种,OTC的创新主要在于新的复方和制剂。应鼓励OTC创新,建议简化程序,促进OTC新品种上市。在销售上,对于安全性有保障的乙类品种,应允许进入超市和便利店销售,方便消费者购买。在价格管理上应放开,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OTC产品价格。
其次,积极的、负责任的自我药疗有助于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支出,但目前政府部门对此重视不够。
再次,政府应支持OTC品牌建设。品牌对OTC产品尤其重要,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来培养,但目前OTC民族品牌还很少。
王锦霞:政府相关部门在医改的配套政策中应落实“医药分开”。关键是理顺药品流通渠道,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中明确药品批发企业、社会零售、连锁药店在药品保障供应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药品招标中应制定全国统一标准,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总之,政府应该搭建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建立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使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医药经济报》:企业应该做哪些准备来抓住当前的机遇?
周燕:企业要不断跟踪、分析政策变化,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作出决策。当然,在遇到问题时,也要及时反映诉求。现在是企业根据政策导向调整和确定今后发展方向及战略的关键时期。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目标有结合点时,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
白慧良:首先,OTC的管理和营销更多地会采用市场手段,比如价格管理、品牌、营销等,OTC企业要在这个转折关口找准企业和产品定位。过去OTC企业两头都能占上:一方面争取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另一方面自主定价,在大众媒体打广告,今后就不可能了,要么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要么走品牌药这条路,自主开发市场。因此,目前OTC企业的第一要务是找准今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第二,企业要通过创新来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生机。创新包括新品种、新剂型的创新,也包括营销方式、观念的创新。
第三,要重视品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品牌培育和建设上要敢于投入,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
王锦霞:医药流通企业有规模才有效益。企业规模小,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大量的小企业管理落后、经营不规范,主要是代理几个高价品种,依赖于医疗机构的关系,做高端医院市场,实行“高进、高出、高回扣”的方式经营。毫无疑问,市场容纳不下这么多批发企业,那些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
当前,企业应积极适应新医改政策,调整发展战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关键是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上、下游客户创造价值。在零售方面,连锁经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应通过现代连锁方式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在连锁经营中积极提高营运系统的控制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医药批发、零售前100强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本经营新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政府应该搭建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建立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使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未来10年,负责任的自我药疗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一个重要的资源而发挥重要作用;医药批发、零售前100强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本经营新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