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优化 在2009年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去向何方,这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记者分别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他们认为,会议传递出许多重要的新信息和新信号,为明年宏观政策确定了基调,即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张立群认为,在今年经济保增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争取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平稳较快增长,从而对明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会议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张立群认为,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经济发展还面临不确定的因素。他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的投资,政府投资的数量要保持适度。货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货币供给要保持适度增长,用好各项贷款,优化贷款的使用,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会议提出,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张立群表示非常认同。他认为,要着力增强来自市场的投资力量,这对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是非常关键的。当市场推动的投资和需求比较活跃时,这种增长才是可持续性的。 梅新育说,印象深刻的亮点之一是货币政策要因应形势调整,“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这实际上是给明年货币政策调整转向留下了空间,埋下了伏笔。 重要任务是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如果说200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新信号。”姚景源说。 姚景源认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来之不易。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姚景源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姚景源认为,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很重要,它把对干部政绩的考核由过去对经济数量比如对GDP的考核转变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考核,从而完善了政绩考核机制,突出了重点,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有效。 汪同三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一切建设的基础,只有发展了,才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改善民生。发展,要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也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应该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相当成功的,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这也凸显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汪同三表示,总结此次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最大的启示就是:下一步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是如何保持高速,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形势下,再走以前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要更主动、更着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汪同三认为,推进城镇化这一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非常全面。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是不行的,会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而这仅依靠大城市是不行的,现在大城市也面临一些发展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成本低,效益也较好。 梅新育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提出,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因为外需疲弱这回暴露得非常突出,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进一步限制了外需的潜力,所以必须强调内需。但更多地依靠内需驱动不等于不要外需,相反,我们出口绝对规模还是要继续扩张的。在扩大内需方面,扩大消费关键之一是收入分配,希望能够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在稳定外需方面,现在的政策已经够了,一一落实即可。但是,在应对危机旗号下,有些“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出现回潮,需要逐步纠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哪些新信息
时间: 2025-01-26 13:27:5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哪些新信息的相关文章
大视野: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王健林和马云的“亿元赌局”
12月17日,中国国际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573.html">广播电台<环球财经大视野>邀请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博客,微博),解析了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息:同时还请到了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助理.环球财经大视野特约评论员张立栋,探讨了王健林和马云的"亿元赌局"下的电商发展前景. 对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付鹏表示,会议明确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经济发展的路线上,保持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前宏调方针敲定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消息称,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稍稍提前,由原来的12月初前移至本月底.会期初定显示来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调控的基本方针,已基本敲定.经济界传出信息,有关来年经济工作的大框架实际已定出. 按透露出的信息,这一大框架有3个基本点,1.高度肯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领导层的共识,是要全面肯定一揽子计划,对保持经济走出低谷,保持增长的作用要予以肯定.2.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分别继续积极和适度宽松.3.来年的调控,以何为纲.过去一年来,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定发展仍是明年大方向
中新网12月5日电 (秦欣)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对2010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各方关注,原因在于为明年中国整体经济工作定调.可以预见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政策紧缩信号"的预期已不存在,明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无悬念,稳定仍将是大方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经济政策是否保持连续性.促进消费需求以及如何应对通胀预期等热点颇受关注. 中央政治局会议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已定经济刺激方案不退出
经济刺激方案不退出,部分政策有微调 年度重头大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期举行.根据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息,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已然定下. 值得重视的是,政治局会议同时强调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传递出的信息是:"在经济刺激方案不退出的主基调下,部分政策仍将微调." 12月1日起,新华社开始发布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为题的专栏文章.来自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专家厉以宁.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主攻调结构
商务部称正在会同其他部门研究明年刺激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新华社 图 刺激计划只微调不退出 早报讯 年度重头大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期举行.作为回顾一年得失,确定并部署来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定调会议,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 根据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息,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已然定下. 值得重视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时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酝酿提高通胀目标或提高到4%
在今年CPI增幅不断提高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明年的通胀控制目标. 中国2011年的通胀目标很有可能会提高到4% 在宏观政策上,则有可能不再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自2008年危机以来执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被重定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只会初步提出明年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控制目标,更重要的是为明年宏观政策的方向打好基调.具体的中国经济四大目标,经济增长(GDP).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CPI).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近期召开货币政策或微调
参考往年惯例,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近期召开.分析人士预计,防通胀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外会议可能在明年的信贷规模.投资项目的分配以及更多的紧缩政策的出台方面有新的举措. 文/本报记者陈海玲 看点一 物价调控下一步重在落实 本月,央行罕见地连提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一系列政策迅速出台后,预计于下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会有何新政出台是各地投资者和百姓关注的焦点.专家预计,随着物价十六条的公布,各地菜价正在开始迅速下降,物价调控的目标落实有望,而在明年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
专家预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仍是明年首要任务,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之前可能加息1到2次.CPI目标可能要上调到4%,经济增长速度降至8%左右. 本报记者 林春霞 按往年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期召开,人们普遍关注,中央将给明年的经济工作确定一个怎样的方向标?实行哪些政策措施?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预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仍是明年首要任务,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之前可能加息1到2次.同时CPI目标可能要上调到4%,经济增长速度降至8%左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有大行布局明年信贷
章文贡 12月13日,包括工行.中行在内的数家国有大行分别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了相关的落实措施. 工行表示,将更加自觉地处理好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正确传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 中行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布局贯彻落实措施时,工行提出,保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与均衡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