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15就要到了,不少企业都在紧张,害怕网民的唾沫淹了自己的招牌,于是网络删帖公司迎来了生意的旺季。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关公司借维护品牌形象之名删除消费者投诉帖子,并向
“3·15”就要到了,不少企业都在紧张,害怕网民的唾沫淹了自己的招牌,于是网络删帖公司迎来了生意的旺季。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关公司借“维护品牌形象”之名删除消费者投诉帖子,并向被投诉公司收取公关费用。
3月14日《沈阳晚报》
每年“3·15”前后,都是消费者们扬眉吐气的时候。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工商、质监等部门,似乎都会对消费投诉格外关照,大开绿灯。想不到的是,盼望“3·15”的除了消费者,竟然还有这样一类尚不广为人知的专业删帖公司。
然而,“3·15”是消费者权益日,而删帖公司却是为了删除消费者的投诉帖子而活跃,本质上恰恰是反维权的,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毫无疑问,专业删帖的出现,是对消费者权益和消费环境的野蛮损害。据介绍,网络删帖开始被公众关注,是由于三鹿奶粉事件。当时,三鹿集团花钱在某搜索网站上删除与之相关的负面新闻。虽然,此举并没有阻止三鹿奶粉事件最终的彻底曝光和被公开查处,然而寄希望于删帖来消除不利于企业的“负面”信息,却被不少问题企业当作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有需求才有存在,删帖公司生意越红火,恰恰说明问题企业还很多,消费者权利受损的情况还很普遍。
此外,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兴起与普及,网络在社会监督、投诉方面的强大作用愈发显现,一大批不法事件通过网络曝光而被查处,从居民的经济消费到对官员的权力监督。可以说,网络正在成为人们履行监督义务、维护公民权利的最为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无疑,这也维护和扩大了网络自身的魅力。然而,受人钱财随意删帖,难免让网站作为传播媒介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专业删帖现象的出现也是对网络道德和文明的粗暴践踏。
既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又有悖于网络道德建设,然而由于法律在互联网监管方面的不健全,有关专家表示,专业删帖在目前并不违反法律,多么令人尴尬的事实!可是笔者想说的是,或许删帖本身并不违法,可事实上,删帖公司并没有自己进入各个网站、执行删帖的技术能力,说到底还是通过“公关”手段、打通各网站的管理人员,实现删帖。这其中是否存在权钱的交易呢?从删帖公司删除一条帖子高达数千元的报价中,不难窥见其中的奥妙。几乎可以断言,专业删帖依然是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