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销量下滑10%并持续萎缩的数字阴影下,传统PC产业链的企业包括英特尔、微软、戴尔、三星都纷纷表示将大力发展智能穿戴业务。虽然火爆异常,但智能穿戴现阶段还很难成为消费电子企业的救世主。
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手环、眼镜,智能穿戴依然在发展的初期,而无法成为计算、利润难以估计的特点都决定了PC的空缺,智能穿戴填补不上。
国内外厂商加紧布局
收发邮件、可拍照的眼镜、监控人体指标的手镯、可上网的手表,科技巨头开始了抢滩争夺战。
有报道称,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将达到500万块,但实际上2013年现在过去了一半,主要的厂商还没有生产出一块。
全球范围对智能穿戴最积极的是苹果、微软、三星、谷歌等大腕。苹果CEO库克认为,可佩戴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视野,是个发展的机会,而苹果开始大面积注册iWatch商标让众人唏嘘不已。
微软开始对智能手表项目的测试工作,三星开始公开智能穿戴战略,而谷歌更是从以眼镜设备启动的这个市场。
而国内涉足到智能穿戴的并不是传统的大硬件公司。百度、果壳等互联网企业成为了智能设备的尝鲜者。
甚至,基于智能穿戴的概念股出现,主要集中在硬件、芯片封装、智能语音等各个领域,他们在A股出现风潮。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智能穿戴概念的产品多数没有产品,而且所谓的概念股要么生产能力不饱和,要么刚刚投资生产线。
规模和利润难以挽救消费电子
根据IMS研究公司的报告,到2016年,全球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然而要知道,PC市场依然有着200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计算10%的下滑,这部分下滑仍然很难由智能穿戴设备补充。
要补充PC的下滑有两条路,一个是把手机做成电脑,加上平板电脑进入智能终端市场,而另一个方法则是做企业级IT解决方案,做服务器等更专业的产品。
在大部分转型厂商还没有享受智能手机的果实时,智能手机的增长开始放缓。瑞银分析,美国用户换机速度开始放缓,45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将快速减少,而未来主要的增量价位集中在200美元前后。
想象下,还没开始转型就已经看不到利润,消费电子企业依然很难提升自己的业务。
另一盆冷水来自利润。PC之所以不吸引人是因为成熟行业的低利润,要不HP也不会放着第一的PC份额却想着分拆。智能穿戴行业的利润率也很难太高。
从设备的功能性看,智能穿戴使用的硬件底层成本不高,而软件部分功能相对有限,在整个行业共同研发的情况下,单一企业很难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利润率。
无法成为计算中心是硬伤
2012年开始,IDC不再只看重PC行业排名,而是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加在一起,启用一个叫智能终端的排名。在这个榜单上,苹果和三星都有着20%以上的份额排名一二,联想以6%的比例名列第三。
这个排名很难加入智能穿戴设备。因为现阶段的智能穿戴产品多数不具备过多的计算能力,而更多的是一个终端的接口,主要作用在于搜集和展示数据。
无论是PC还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未来个人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会成为必然的而需求,而穿戴无法拯救PC的核心原因也就是因为穿戴设备短期内无法成为计算中心。
大把证券市场开始用智能穿戴推荐A股股票,但这个没有产品也不会短期内有高额利润的行业需要点冷水来冷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