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图书馆工作方面的一部专业工具书,近年来却离奇地被学术界奉为与各种利益挂钩的学术评价通用标准,一系列怪现象由此生发 期刊界“高度紧张”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即将在今年10月出版。 在出版前夕的最后修订期,“核心期刊”问题再一次引起期刊界的“高度紧张”。 据说,刊物的主编们频频进京,开展“工作”——因为对于一家刊物来说,如果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立刻身价百倍;如果不幸在新版中被除名,则马上跌入“无底的深渊”,要想“翻身”也要等到4年之后。 这不是危言耸听。仅从那些收费刊物的版面价格来说,“核心”就比非“核心”的,要高出几倍。 北京大学出版社每隔4年修订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原本只是图书馆工作方面的一部专业工具书,近年来却离奇地被学术界奉为与各种利益挂钩的学术评价通用标准。 这让使用单位对这次修订也高度关注。已有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正式发出通知,请各单位密切注意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俟新版问世,论文奖励的范围将以新版提供的目录为准。 甚至定价在数百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成了盗版者的猎物。目前该书还没有出版,互联网上已开始流传“2008年版所遴选出的核心期刊表和图书征订启事”,以致编委会不得不在3月11日发布特别声明:“该成果从未在网上发布,目前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的……目前网上公布的所谓2008年版,完全是无中生有,纯属欺诈行为。” 中国首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于1992年。出版伊始,在学术界,甚至在期刊界,也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出版到第二版,特别是第三版的时候,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的高校、科研院所,包括有职称评定任务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单位及行政机构,从管理者到学生,言必称“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几乎渗透到教学、科研、成果评价乃至求学、求职的所有环节。记得两年前,笔者应延边大学金柄珉校长的邀请,在中韩双方共同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作一个主题发言。席间,与辽宁大学一位朝鲜文学专家、外语学院领导闲谈时,他有这样一番感慨:“文章发在核心刊物上,有业绩、有奖金。发在别的地方,什么都不算,就算尽义务。重头文章一年写不了一两篇,如果只发表在会议论文集里,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只是图书馆工作方面的一部专业工具书。可是,在问世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竟在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不能不发人深省。近年来,尖锐批评“核心期刊”霸权的声音越来越多。也有个别具有学术自信和坚守求实学风的学术机构表示,学者的学术评价不与“核心刊物”挂钩,实行由单位学术委员会自行认定的代表作制。不过,这毕竟是空谷足音,虽震聋发聩,但应者寥寥。 “核心期刊”不可越界 目前,我国不同文献机构编制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已有“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等7大遴选体系。被我国大多数学术机构规定为奖励评价和资格认定依据的“核心期刊”,系指囊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然科学界就引进了核心期刊的理论与方法,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核心期刊这个概念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时任南肯辛顿科学图书馆馆长的布拉德福(Bradford),以润滑学和应用地球物理学两个学科为个案,对到馆的490种期刊上的1727篇论文,按每种期刊载文的多少分别排序,结果发现不同学科的论文往往集中发表在少数期刊上。1934年,他撰写了论文《专门学科的情报源》,将发表专业文章最多的那部分期刊称为核心区域;其余期刊按发表专业文章的数量递减排序,并分成若干组,统称为相继区域;核心区域的期刊由于发表特定学科的论文的密度最大,被认为对该专业的贡献最大,遂将之称为该专业的“核心期刊”。 这个发现被情报学界概括为布拉德福定律,成为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期刊”研究,其主要功用是帮助图书馆制定相应的馆藏战略,及尽可能购买和收藏使用率(重要性)排在最前面的那批刊物,以便物尽其用,满足特定读者群中多数人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核心期刊”的内涵和主要功用。放在特定领域之内的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研究,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旦越界,即跨出了特定学科和工作领域,一旦拔高,即试图或者在客观上试图为整个中国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就引发了诸多问题。[page] 学术评价的异化 一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能否作为学术评价标准?近年来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就笔者的初步考察,至少可以对其提出六点疑问。 一是,列入“核心期刊”区域的刊物数量过多。按照布拉德福定律的原意,某一学科的刊物分成若干区域时,列入核心区域的期刊,大约占该专业刊物总数的3.3%。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核心期刊”的数量,一直在15%至21%之间的高位上徘徊。此外,没有把其余期刊划分成若干相继区域。这大大降低了该书的实用价值。 事实上,某些边缘学科或下级研究领域,有的仅有一两种或几种期刊,没有一定基数的期刊作排比,一般很难通过定量指标进入“核心期刊”表。但如果经由某个特聘专家的推荐得以入选的话,那么这个领域的核心期刊率就是50%,甚至更高。一个泛核心的“核心期刊”表,对于学术评价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二是,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待性质不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标榜其客观性时,往往把量化标准作为重要的证据之一。殊不知,社会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定律、原理、假说、观点,以及其效应和成立与否,往往更有待于时间的过滤和多数专家的认可,精确量化的自然科学即时评价法,在许多场合是不适用的,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部分。即使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自的范围里,各下属学科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加之综合期刊、交叉学科期刊的大量存在,很难用一个量化标准来对各个学科统一排序。可是,该书仍顽强地通过各种设计来牵强地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三是,评价标准的不断变化降低了连续出版物的历史文献价值。 十多年来,该书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在调整。从主观愿望来说,这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力争尽可能接近实际上不可能达到的均衡、完善。从实际效果来说,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消解了每版之间的可比性,有损于该书反映历史过程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四是,有些评价指标并不具备标准的资格。 比如,“载文量”系指刊物发文数量,页码多、单篇文章字数少的杂志,载文量就大。“被索量”系指期刊文章进入各种目录索引的数量,而国内索引大多数是不加选择地收入全部题名的。这两项指标与学术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有调查显示,一些杂志社依靠“中文核心期刊”的招牌,以收取版面费的方式牟取暴利,扩大载文量,有的一期居然容纳250篇文章,厚达400页,文章质量总体不高。这种“名利双收”的非常规操作方式,再与所谓的学术水平联系在一起,实在匪夷所思。 五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存在两个滞后期。 首先,该书每4年一版,采集的是该书出版之前4年至2年这3年间发行的全部期刊的数据。根据这样的抽样数据遴选出来的中文核心期刊表,将成为该书出版后4年之内的所有中文期刊的评价指标,存在明显的滞后期。 其次,统计数据显示,学术论文,特别是自然科学论文的引文量,一般在发表后的第二年开始达到高峰。刊物引文量数据所反映的实际时段,应当往前延伸2年。这样,就引文量这一重要数据而言,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期。 如果从时间视角来审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更像是历史记录,不具备指导当下、规范未来的功能。 六是,专家评审指标的加入破坏了学科生态的本来面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筛选工作,要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两道程序。定性评审的具体做法大致是,聘请各学科的专家,对各学科的各种评价指标的加权值加以审定,根据专家的意见作个别调整后,最终形成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悖论。比如,让历史学专家来判断历史学的加权值,看似合理。但他如果不与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天体动力学等学科的加权值相比较,怎能确定历史学的加权值是否适当?可历史学专家很难做到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专家。也就是说,各学科的加权值只能在对全部学科进行比较之后获得,专家是胜任不了的。试问,这种没有经过比较的加权值的合理性和权威性何在呢?[page] 破除“神话” 核心期刊研究是特定学科内的一个研究领域,有其存在的位置和价值。凭心而论,随着期刊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中文核心期刊表的实用性也在削弱。因为在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一键就可以从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等检索项中提取出全部相关论文,不必再到图书馆去使用核心期刊表这样的中介了。因此建议相关研究单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学科,甚至二级三级学科的核心期刊表的研制上,以便促进特定学科的发展。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在当下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一“核心期刊”研究的阶段性抽样实测结果,溢出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成为统一的或约定俗成的泛学术水平评价指标之一,在许多场合,事实上已然上升为惟一既定量又定性的硬指标。这一转型弊端甚多,当前必须打破“中文核心期刊”神话,形成以下共识: 其一,“核心期刊”表只是参考工具书中的一种,不是标准。 其二,期刊被录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表不是资格,不是荣誉,无需通知,不必特意发消息表达“热烈祝贺”。 其三,“核心期刊”表不具有行使、哪怕是部分行使单篇学术论文的学术质量的评价功能。 实际上,消除“中文核心期刊”负面影响的工作异常艰难。原因是,使用无所不包的大一统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作评价指标,评价成本几乎等于零,又避免了任何评比中都不可避免的认识差异和人事纠葛。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中国的科研机构众多,研究人群和准研究人群庞大,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置身于各种评价的海洋之中。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员和科研机构来说,合理的评价机制与和谐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而要构筑出这样的机制和氛围,进而重建学术界的核心价值观,当务之急,就是在学术界和出版界破除虚幻的“核心期刊”霸权。(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瞭望》)
“核心期刊”再引期刊界的“高度紧张”
时间: 2024-09-20 21:38:46
“核心期刊”再引期刊界的“高度紧张”的相关文章
拉手上市失败再引团购虚火
拉手上市失败再引团购虚火 近日,从去年10月开始一直以上市为目标的拉手网正式撤销了赴美上市申请,宣布放弃IPO计划,同时,其CFO张检也于近日离职.于是,关于团购行业的唱衰声又掀风潮--"天天有倒闭"."团购网存活率不及一半"."团购网站数量跌破3000家"--各媒体的报道层出不穷. 到底当年"炙手可热"的电商模式为何会落到如此地步?笔者认为,导致团购失败原因有很多,业内人士也都或多或少有过总结,比如:支付环节的短板.管理模式
金龙鱼陷"转基因门"转基因食品再引关注
金龙鱼陷"转基因门"转基因食品再引关注(配图:中国企业家网)(综合)近日,坊间流传的"金龙鱼非法使用转基因大豆"的消息,让"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这一谜题再引热议.据<广州日报>消息,日前有 网友爆料金龙鱼非法使用转基因大豆,致食用油安全性存疑.网帖指出,金龙鱼使用的转基因大豆没有经过农业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授权.12月21日,金龙鱼方面就质疑作出回应,严正声明金龙鱼证照齐全.手续完备,不存在违法行为,金龙鱼食用油也是安全的.民以食
“中国式接送”再引网络热议
10月22日,北京中关村一所小学放学后,一位家长骑着三轮车带孩子回家.中新社发 张浩摄 在"中国式过马路"(即"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现象)后,"中国式接送"再引网络热议,说的是家长们在小孩放学时开着汽车,骑着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早早就在校门口翘首以待,数量之众.人群之嘈杂仿如集市.此外,"中国式接送"和"中国式过马路"往往掺杂在一起,导致学校附近交通出现混乱的局面.
富士康用工再引关注游戏界三巨头态度不一
(编译/于子将)据海外媒体报道,一份最新的报告将曾在今年引发全球媒体热议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再次推到了公众面前. 据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700名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富士康工人中,有一半的工人表示自己受到了虐待,其中16.4%的工人遭受到了"富有经验"的暴力侵害.此外,富士康拒绝为工作在有毒环境中的工人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而且有许多工人表示并未如富士康面向媒体承诺的那样提高了自己的待遇标准. 富士康公司就此发表声明回应称,坚决反对刻意歪曲和丑化该公司用工条件和工作环境的不
两家平台借款标“撞车”P2P风控再引质疑
昨日 (10月9日),<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5254.html">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投资者在第三方网贷平台论坛反映称,网贷平台花果金融和爱投资在不同时间发布了两个相似度极高的标,质疑这两个平台"一标两用". 对此,花果金融发布声明称,"花果已于第一时间将此项目下线,将于10月9日前将已募集的款项2378821元退回投资者."爱投资也发布公告称,决定从本月起暂停(北京)首
继阿里之吿全球最大在线教育平台TutorGroup再引SBI投资
投资畿朿0日消息,旿a href="http://zdb.pedaily.cn/Enterprise/金山/" target="_blank">金山,全球领先的在线教育平台以及最大的在线英语学习机构TutorGroup再获全球知名机构注资,引入SBI集团(前身暨软银投资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此次SBI集团通过旗下教育专项基金--复思基金入股TutorGroup.此前,TutorGroup于今广月完成B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锿/a>咿
放贷还是中介?P2P监管再引争议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当银监会P2P监管出台经历倒计时的时候,央行征信中心的副主任王晓蕾却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言论,"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认为P2P公司应该是放贷机构,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中介,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信贷交易的贷款调查.风险评估.贷后管理等工作--所以如果不让其以某种形式承担一定信用风险,那应该怎么能够确保这个机制能够长期有效?"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P2P的从业人士们也都纷纷站了出来,他们认为银监会在此前"四条红线"监管思路中,把P2P定位在中介机构
学历门再引群众对于其他学历的关注
方舟子攻出唐骏"学位门"事件,呈现了戏剧性的走势--唐骏向媒体,发出了,他在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证书复印件,并承认了这是一所所谓"三流.说四流也可以"的大学,但是可以证明自己的学历确实是真实的.但是让唐骏始料未及的是,他的母校因此被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这所被网友称之为"野鸡大学"的美国高校,竟被网友翻出了一大批博士的毕业生名单.很多的国内多家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赫然在列.(7月8日广州日报) 由对唐骏的"学位门"打假竟然牵扯
中兴新概念再引热议
中兴通讯首次提出Pre 5G概念并引发热议 类型:厂商稿 作者:中兴 时间:2014-07-01 15:12:13 近期举办的5G Summit上,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73.html">中兴通讯的无线CTO向际鹰作了题为"Identify the details that impact 5G"的发言,第一次提出关于Pre 5G概念,引发业界热议. 中兴通讯作为4G产业界的一线厂商,在深刻理解5G技术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