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中网;四大满贯,最年轻澳网也有108岁,最年长温网136岁。“中网迈向全球第5大满贯目标不会动摇。” 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说。
中网,向“第五大满贯”迈进之路还有有多遥远?
中网要打造怎么样的一种网球文化
“或许,几十年内都看不到,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张军慧一席话又让我们感觉到现实的残酷。
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知道中网将如何跨越四大满贯百年的发展。单纯从赛事本身因素看,如巨额奖金、巨星阵容、赛事赞助、中央球场、网球文化等,差距尚可弥补,例如我们的钻石球场,硬件条件不输四大满贯,甚至更领先。赛事赞助,目前实现了1个首席、3个钻石、6个白金的主赞助商阵容,以及8个独家合作伙伴、17个供应商的赞助模式,收入较2012年,赞助收入增长14%。
根据中网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体育局副局长李晋康介绍,中网本届门票收入2520万,同比增长了40%。与四大满贯相比,在奖金总额上,冠军积分上,中网尚有差距,特别是男子比赛,差距更明显。但与之相比,中网在赛事软件服务上的差距才是更大致命伤。
人民日报记者汪大昭曾经感叹:文明观中网咋就那么难?有球迷感叹:“看温网时,欢呼过后,球场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中网球赛进行着,看台上人来人往,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球场闹哄哄的,坐在那里脸上发烫!”其二说:“最后一盘有一局拿到破发点,现场个别观众大喊:‘破了她’、‘别着急’等,确实影响很大。”对此,没有办法简单归结观众和球迷的素质问题,其实这是网球文化的问题。
中网硬件差距尚好弥补 难在软件服务建设
中网要塑造怎样一种网球文化?中网要不要打破“网球比赛进行中不得喧哗”规矩?塑造一个自由热烈的文化?对此,并不是中网组委会说了算的事情。要根据文化和地缘的特点进行判断,顺从民意才能够打造“百年中网”。
什么是民意?民意并不取决于个人意志,这是要用数据来说话的。用不着搞什么统计和抽样,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大数据应用的时代,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全数据”分析,通过全数据分析,直接找到最终结果。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意识?
观众才是中网赛事最终要的核心,而不是运动员的习惯和感受。如果没有观众,运动员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不会有生存土壤;没有观众,就不会有赞助商的热情,巨额奖金又从何而来?针对观众,中网又做了多少事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2月澳网期间,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在比赛期间获取了约60TB的数据和视频资源,澳网Social Leaderboard追踪到900多万涉及球员的Twitter。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信息总监Samir Mahir表示: “作为技术总监,我为澳网的技术解决方案设定的一个长期重要目标是,使球迷更加深入地参与和享受比赛。数据正在创新球迷观看大满贯网球比赛和球员进行比赛的方式。”
为了让观众参与享受比赛,四大满贯与IBM合作,通过分析八年来大满贯比赛的4100万个数据点数据,推出了“Keys to the Match”。所谓“Keys to the Match”,就是为对阵选手各找到三个获胜关键指标。以德约科维奇对阵穆雷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给出小德获胜的三个关键指标是:第4拍到第9拍获胜率、Ace球数量、回球成功率;穆雷的三个指标是:回球得分率、二发成功率和发球成功率。
Keys to the Match ,大数据应用,大大增加了观看赛事的乐趣和兴趣。当然,这些大数据分析也并非是纯娱乐,对于运动员、教练员而言,这也是指导比赛和训练的一面镜子。
中网大数据分析在哪里?看看中网官网,差距一目了然。
中网何时才能够成为全球第5大满贯赛事,请从大数据查找答案。
本文作者:songjiayu
来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