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

时光进入本世纪初,联想从中科院一间传达室里走出来,已经成长为一家在信息产业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作为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柳传志已经把具体的管理工作交给了更有活力的年轻人。在各种公开场合,已近退休年龄的他更愿意给别人介绍自己的高尔夫技术,开始憧憬退休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陪家人。

其时的柳传志恐怕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不但没能淡出企业经营一线,成为一个快乐的退休老头,而且需要再一次走向前台,为成就一家伟大公司而二次出山。

2008年,已成为一家全球公司的联想集团经过三年多的整合后刚刚稳定,就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又一次陷入困境。年报中出现了公司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亏损,聘用的外国CEO挂印而去。在外界的担心和质疑声中,已经从联想集团退居二线的柳传志”被迫“复出担纲董事长,在危机来临时稳定军心,协调资源,为以杨元庆为核心的中国管理团队保驾护航。

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享有”教父“的殊荣,但也不乏诟病,最典型的指责如他带领的联想”缺乏核心技术“,错失互联网发展的机遇等,特别是与华为相比,联想的辉煌中总被认为缺少”一个核心的东西“。在2009年通过”最漫长的改制“完成了公司治理层面上的”拐大弯“之后,把”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写入公司使命的联想需要为公司注入更强大的创新基因。这或许将成为66岁的柳传志在其企业家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大弯。

对于华为和任正非,柳传志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出由衷的敬意,认为”任是爬珠穆朗玛峰北坡的人,而他,步骤正常地按照自己的路线爬了更和缓一些的南坡“。对于企业的路线选择,也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有关,柳传志更多地把联想”当成命“,任则有一种”不成功就跳楼“的”不要命“的决绝。

同时,路线选择也和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一个可见的事实是,在通讯行业,不但华为在技术上成功突围,而且有中兴、大唐等一批企业进入了核心技术领域。但在电脑行业,至少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整个行业的主要技术驱动力都掌握在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大霸主手里,试图挑战其技术霸权的公司都碰得头破血流,无一成功,这对于把联想”当成命“的柳传志来说,为希望渺茫的成功而牺牲并不是最佳选择。

在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更强调市场的作用可能跟柳传志在中科院时的所见所感有关。柳回忆说:”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府,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做计算机。做计算机干什么用呢?以前用在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方面,后来主要就是为了标志中国的技术水平,说明美国做到什么程度,前苏联做到什么程度,中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做完之后没有任何用处,不把它变成产品,进行批量生产销售出去,做好了机器就放在一边,接着再做第二台,技术人员写论文,提职称,然后涨上很少的几块钱。对这些,也许一般人觉得顺理成章,但是我却觉得很烦恼。打倒‘四人帮’之后,我连续参加过三台机器的设计,也获得过三次奖,但实际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帮助。“

当年走出中科院下海,柳传志就是”希望通过办企业,去尝试‘高科技产业化’这件事“。在联想历史上爆发的”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中,柳最终确立”贸工技“的发展路线,除了出于行业特征的考虑,也跟在做公司之前的经历有关。成就伟大公司的理想和”不做改革牺牲品“的现实考虑之间的矛盾,使得柳传志在联想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选择了”拐大弯“。

所以,谈到联想的生存之道,柳传志认为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有两条:一是有坚定的信念。”我相信中国的改革能成功,我要办一个长远的企业。我要跑长跑,而不是跑短跑。“二是不在改革中犯错误,或者说不做改革的牺牲品。”既然我改造不了大环境,我就试图创造企业生存的小环境。如果小环境也创造不了,我就耐心等待,而不犯冒进的错误。“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认为:卓越的公司要同时具有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机制,一个公司能不能成就卓越,不在于成立之初目标有多大,而在于是否能够基于核心的理念,日积月累推动公司的不断进步。对于一个有着崇高信念的公司,”拐大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等待机会,”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而不会在曲折中迷失和消沉。

柳传志或许需要推迟做一个”快乐的退休老头“的时间,在新的行业变局、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更大的资源平台上,运筹在实业与投资界,他更能实现其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理想。

时间: 2024-10-30 07:48:46

柳传志的最后一个大弯的相关文章

柳传志谈联想国际化:看中目标拐大弯

作者: 张翼 无论身处何方,柳传志从来都是焦点. 一位来自企业的经理人,在柳传志悄然离场之时,一路追随.执著坚定,只是为了和偶像柳传志合影留念.自始至终,柳传志保持着亲和的微笑,不温不怒.温文尔雅. 这是12月12日,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中国经营报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09(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发生的一幕. 在这次年会上,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做主旨发言,他始终坚持并且反复申明一个主要观点--中国企业以品牌形象进行国际化是必要的

柳传志:我特别敏感职业经理人的短视问题

柳传志 作者: 夏欣 编者按/ 从"中国制造" 到收购IBM PC,再到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联想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发展历程.而柳传志在2009年年初的再次出山,也再次成就了他个人在联想发展史上的一段神话. 通过调整经营思路,改革组织架构,联想集团不但止住了下滑势头,扭亏为盈,而且市场份额还创出新高.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战略架构也迅速付诸实施,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论及经验之谈,柳传志的做法似乎还是老三样:建班子.定战略.带

柳传志:玩转联想依靠轻管理

2009年9月8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受让联想控股29%的股份,成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交易价格为27.55亿人民币. 此次股权转让后,联想职工持股会和中国泛海共持有64%的股份,实现了民营绝对控股的大跨越.新股东结构下的联想控股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约100亿人民币发展核心资产,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以及与内需相关的行业等五个领域的投资机会:并积极进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和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 联想控股新任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又

柳传志:我是个“种地派”的企业家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资料图) 我认为我自己是典型的种地派的企业家,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摆在第一位的.我认为做好企业本身,这就是最实际的社会贡献,要高质量的解决就业问题,同时用道德的方式,用我们的行动宣扬诚信 4月22日,"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青岛举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发表主题演讲,就企业应如何面对变化.健康发展等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柳传志表示,自己是个"种地派"企业家,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柳传志看

联想之星孵化创业英雄柳传志的新门徒

"怎么把科学家变成创业者?" "我们一块来办所'抗大'吧." 2007年10月的一天,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说.当时,两人同为十七大代表,同住一所宾馆. 一位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的掌门人,而另一位则是从这个机构里走出来最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那次的话题只有一个:"在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不能变成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这个希望.20年之后,它还是路甬祥的一个心结.已经是21世纪了,不能再把"两弹一星

柳传志:我要把科学家激活成创业家

柳传志 过去,国家的力量主要是集中发挥在"两弹一星"这种军工项目上.国家有没有可能,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也显示出国家的力量呢 <创业家>:跟您1984年创业的时候相比,今天科研人员创业的动力是强了还是弱了? 柳传志:当年我在科学院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科技工作者是不想动的,根本没想过要创业,所以周(光召)院长从美国回来,提出这个方向的时候,其实绝大多数人是不理解的.原来科学院都在象牙塔里面,出来对他们个人的名声来讲是不好的,而且到了体制外边,未来道路上也有很大的风险. 应该讲当

柳传志:从小草变大树之路扫描

40岁时,柳传志才因"憋得不行"而"下海".但他只用10余年的时间,就使联想由一个注册资金20万元的院办企业成长为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旗舰型企业集团.在他看来,创业者的成功依靠于基因和机遇 柳传志谈管理 "一个进到班子的成员,德是放在第一位的." "要把话放在桌面上说." "领导班子里边有了宗派以后,就会形成不治之症." "联想的一个核心的管理理念,我们称之为是管理的三个要素:叫建班子.定战略

IT界泰斗柳传志变身潮爷 与年轻人对话如何创业

摘要: 随着自媒体.社交媒体的火爆兴起,不仅仅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投身该领域,就连中国IT产业的泰斗柳传志也参与了进来. 日前,柳传志在联想控股微空间上开通了柳答栏目,每两周与 随着自媒体.社交媒体的火爆兴起,不仅仅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投身该领域,就连中国IT产业的泰斗柳传志也参与了进来. 日前,柳传志在联想控股微空间上开通了"柳答"栏目,每两周与网友进行互动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在最新一期有关创业的主题对话中,柳传志主要透露的内容是: 1.关于团队 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第一把手,如果

联想柳传志:企业不能破坏行业生态环境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4月22日上午消息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今日在绿色公司年会上表示,企业不要破坏行业生态环境,不要进行恶性竞争,为恶性竞争斗气容易改变既定的目标和追求. 柳传志今日在绿色公司年会上给出了三点企业生存发展的建议.其一是企业应当做好长远性战略,不要吃着碗里得看着锅里的.也不要像开汽车一样,用 拐大弯的方式来应对未来的事儿."领导人不要一脑门子扎在具体业务上不退出来,当下面的同事做具体运作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