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什么?过去,它是收入,是短信联盟的收入,是网站联盟的收入,是搜索联盟的收入,甚至是流氓软件安装的收入。现在,短信联盟死光光了;淘宝易趣不打了,大手笔投入网站联盟的少了;百度能给搜索联盟的钱,也少得可怜;至于流氓软件,在过街老鼠一般的社会氛围中,大公司直接支持的越来越少了。这时候流量变成了什么?你没猜错,垃圾。
互联网上的流量,至少一半以上可以被归入垃圾的范畴。从单位流量可以产生的收益看,大多数流量的价值根本无法和百度、新浪的流量相比。即使是新浪,它的博客流量的价值也无法和新闻中心相比。而且,不值钱的流量,正在呈现出越来越不值钱的趋势。过去1000万PV带来的价值,现在可能5000万PV也赶不上。很多握有巨高的垃圾流量的网站,无比苦恼的是找不到人埋单。
我曾说过“眼球有毒”,但似乎没人信。对眼球、对流量的偏执,几乎把一代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引入歧途。每个网站,甭管跟媒体沾不沾边,都好像发誓要把自己弄成大众媒体,即使弄不成《纽约时报》,至少也要弄成《太阳报》,而且只有三版,没别的版。
中国互联网的这种媒体情结,导致真正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应用型网站很难做起来,因为应用是以用户的使用为目标,而不是以用户的浏览为目标。如果门前不是车水马龙,就感觉自己没在做事,不管那些流过的车马是否真的跟自己所做的事有关。当应用型、社区型网站,纷纷都跟着流量的指挥棒转,不走偏才怪。
对流量的病态追求,实际上是把新浪的商业模式硬套到自己头上,连新浪自己都没解决UGC流量的价值问题,你不是自找难看吗?猫扑的流量即使比新浪还高,也永远无法产生新浪那样的广告价值,这是由流量本身的质地决定的。一块纯棉布料,本来可以用来做最有创意的T恤,可你非把它做成高档西装,傻B才会埋单呢。
流量的贬值,对中国互联网来说,是一件好事。起码它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想把你的流量变成垃圾,就认真想想你能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作者:keso 个人博客:http://www.keso.cn